大奸似忠历史典故

|2023-12-26 14:31:58|浏览:65

大奸似忠是一句历史典故中的成语,出自中国古代历史典籍《史记》中的《项羽本纪》。这句成语形容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忠诚正直,实际上却心怀叵测,能够伪装自己的真实意图。

背景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202年的楚汉战争中,当时项羽的楚军在巨鹿之战中被刘邦的汉军打败,项羽打算撤退回东方。然而他派遣的大将范增却建议他联合齐国进攻刘邦,声称齐国军力强大,可以杀入刘邦的后方。于是项羽听信范增的计策,进攻了刘邦,但最终事败,最后被刘邦活捉并处死。

这个典故中范增表面上看起来忠诚于楚国,实际上却利用项羽的信任,设计了一个虚假的计策,最终导致了楚军的失败。因此,"大奸似忠"这个典故就形容了一个外表似乎忠诚正直,实则心怀叵测、虚伪奸诈的人。

C
12-26 14:31优质作者
关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