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其是历史典故

|2023-12-26 11:33:01|浏览:45

各行其是是指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行动来做事,不受其他人的干涉和约束。这个典故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左传》中的一则故事。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和大夫们在朝堂上商讨国家重要事务。当时,国君请教大夫们应该如何对待一位在外地侵扰晋国的杂夷首领。大夫们各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对他展开军事打击,有的主张与他和解,还有的主张先观察再做决定。

国君在听取了大夫们的不同意见后,感到很烦恼。于是,有一位名叫子贡的大夫站出来说:“君臣无有君之命,臣之心,而曰‘各行其是’者乎?自有政之君,而曰‘各行其是’者乎?”他的意思是说,在这个国家里,国君有决策权,大夫们需要服从国君的命令,而不是随意行事。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强调君臣关系和权威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应该遵循领导的命令和规定,而不是各行其是,否则会导致混乱和无序。这个典故后来也成为了一种警示语,用来形容那些不听指挥、自行其事的人。

兰宝宝
12-26 11:33优质作者
关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