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今年多大了?57周岁。
时隔十一年之后,56岁的倪萍携《等着我》重返央视黄金档,令新老观众倍感期待。
“我们踏踏实实地把节目做好,好馆子会有回头客的。
你们努力打造我,能打造成谁?能收拾到18岁?这很不靠谱。
于是我卸下了所有的耳环、项链、手镯,放弃了华丽耀眼的衣服,简简单单、干干净净地出场了。”
带着一颗平常心到《等着我》节目中来的倪萍,忍着腰伤坚持录完一期又一期节目,与来到现场求助的普通百姓同苦同乐。
在听完四川女孩王思培的故事之后,倪萍几度落泪,现场为这位白血病女孩捐款10万元,而这已经记不清是她第几次在《等着我》自己捐助嘉宾了,她还曾将儿子价值不菲的钢琴送给一位喜欢音乐的盲童。
“她在这个节目里挣的还没捐的多呢。
”制片人杨新刚说。
每当节目现场有人团圆的梦想成真,倪萍比当事人还要欣慰。
她说,这个节目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为了感染更多的人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灾难不可以分担,苦难可以分担”
全媒体公益盛典 寻人浪潮席卷而来
《等着我》栏目聚集了热心公益的各界人士。
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宝贝回家”创始人张宝艳、主持人赵忠祥、歌唱家郁钧剑、表演艺术家濮存昕等都加入到节目中来,同时节目还得到了宝贝回家、中华儿慈会等公益组织和缘梦基金、授渔基金、天天正能量基金等慈善基金的帮助。
他们与《等着我》一起,动员全社会伸出援助之手,参与到打拐、寻亲、救助等社会扶助行动中来,携手办实事,传递社会正能量。
进入CCTV1黄金档播出的《等着我》继续以寻找和帮助为主线,助力更多百姓收获团圆与幸福。
该栏目联合媒体发起的调查显示,我国各个阶层有寻人愿望的人高达90%,有人寻至亲,有人寻故友,有人寻恩师,还有人苦寻生命中的恩人。
杨新刚介绍,随着节目知名度日益提高,前来节目请求帮助的人寻人范围也不断扩大
“今年的节目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80多岁高龄的抗战老兵,他来寻找曾跟自己一起经历过上甘岭战役、出生入死的两位好战友,这两人在战场上救过他的命。
”经过多方寻找,栏目组终于找到另外两位老兵的下落,遗憾的是其中一位已经过世。时隔半个多世纪,两位80多岁的老人在《等着我》重逢,哭得像孩子一样。
杨新刚感慨,“当时现场很多观众都落泪了,我心里有一种强烈的体会,人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是可以经得住时间和空间考验的。无论多少年过去,无论相隔多么遥远,这种情感都不会消失。”
每当节目中那扇“希望之门”缓缓打开,不仅为现场的寻人者带来了希望,也让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感受到亲情、友情、恩情的弥足珍贵。
而一旦门后走出的是《等着我》另一位主持人舒冬,就意味着要找的人未能出现,舒冬因此被观众评价为“最不愿意看到的人”。
对此,“无辜躺枪”的舒冬表示理解观众,“我也宁愿自己不出现,也希望每一个寻找的人都能圆梦而归。
我们会尽力而为。”
传递公益核心价值观 弘扬社会正能量
对于进入收视竞争更加激烈的周日黄金档播出,杨新刚坦言并没有太大心理负担,“因为我们栏目从创办之初就更看重它的社会意义与公益价值,同时节目播出一年多以来已经拥有了大量忠实观众,还有成千上万的公益志愿者在身后支持着我们,我们整个制作团队也都在全心投入的努力,节目里每一个或温暖或揪心的故事都深深影响着我,我希望把成功的寻人故事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受到鼓舞和感动,更希望通过我们的平台让还没有找到的人多一份希望,多一份帮助。”
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品赞扬《等着我》是一档弘扬正能量的电视节目,在泛娱乐化时代下区别于一般的电视情感类节目,彰显了央视作为主流媒体这种气度和品格、责任和担当。
“节目感人,却又理性,发人深省。
在一个舞台上浓缩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和传奇故事。
它整个所展现出来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副教授纪忠慧认为《等着我》深沉挖掘了节目资源,其真实性非常打动人:“真实的东西是最感人的,真实本身就是力量”。
除此之外,纪忠慧还极为赞赏节目的教育意义。
“当代人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但是你看这些当事人,在亲情问题上是不考虑成本和收益的,有价值在里头,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
我们当代人往往忽略价值,更多的考虑收益和成本,所以看这个节目很受教育。”
作为CCTV1推出的本土原创节目,《等着我》的成功无疑也是央视节目创新的缩影。
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张国飞说,栏目用的是最简单的手段、最基本的技术,模式也是最简单的,是拿世间最宝贵真挚浓烈的感情做成本。
他说:“《等着我》有一种价值追求,体现了央视作为主流媒体的气度和品格,责任和担当。
其最珍贵的成本不是眼泪,不是感动,不是期待,而是时间。
这种节目做起来会更耗神、更费心,但看起来会更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