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从国外回来,支持我们国货,我们要买国航的飞机票,对吧?大家都知道,我们国航的空乘小姐漂亮!选的跟人尖子似的!那小姐长得比飞机还漂亮!训练得也挺好。上飞机了以后,小礼服穿着,制服穿着,在那看着你。飞机起来了以后,小姐们推着饮料车,走到跟前小姐: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coffee ,tea or cococola?旁白:不错啊!彬彬有礼的,英语也不错。一看,倒完了,有礼貌的。客人道完谢了,走过去了以后到这边。小姐:喝什么?旁白:我往后面看小姐:喝什么旁白:刚才那个彬彬有礼,这怎么······哦!明白了,刚才那个是老外,这面是我们自己同胞,一见同胞就换了一副面孔。就在那:“喝什么?”金星:啊哟嘿!我一看小丫头片子 ,还有两幅面孔, 看到姐这姐怎么收拾你!旁白:一会儿过来了 ,走到我这来了 ,上下瞄了我一眼 。小姐:喝什么?旁白:我装作听不懂的样子。金星:Sorry i dont understand .小姐:我问你喝什么?金星:Sorry i dont understand.小姐: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coffee tea or cococola旁白:我瞄了她一眼。金星:橙汁!化妆间里挂着15件旗袍,红色、黑色、花色,长短不一,金星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凝眸之间,仿佛已脱胎换骨——这一次,群舞散去,烘托出来的不是大剧院里傲娇的现代舞王,而是在上海人民大舞台上的脱口秀“新人”。9月上旬,“一笑值千金——金星脱口秀”八场演出的火爆,让她收获了相当于一年的现代舞观众的体量。对于一位舞者,这是一种尴尬;对于一位脱口秀演员,乃是一种幸福;而对于一位有心跨界的艺术家,则意味着试水的成功。
从肢体语言到脱口秀的跨界,金星构成了两个突破。其一,是文艺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她作为舞蹈家的身份是公认的,但是,不是所有的艺术家具备公共话语的能力与爱好。艺术家通过才艺建立的光环,是一种能量;通过社会话题介入公共社交表达态度,是一种增量。剧场里,虚拟的“柏万青对话郭美美”等桥段获得了最热烈掌声;电视试片会里,观众抽样调查也反映出对于公共话题的饥渴。其二,性别属性与性格属性的统一。金星无疑是中国第一个成功的女性脱口秀艺术家。而有着60多年脱口秀历史的美国也只有两例:奥普拉和艾伦。金星在男女性别话题之间的游刃有余有着无可取代的优势,而直面人生、痛快淋漓的性格也赋予她表达的张力。这正是她通过舞蹈真人秀评委建立起来的标签和语场,在上海大学张祖健教授出具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对于金星的影响力认知,舞蹈电视真人秀位列第一。尽管金星本人认为,当真人秀评委的诱惑低于她签约灿星搞“脱口秀”。走进剧场之前,对于剧场版文案,我非常不同意金星过多消费个人经历,如果她准备长期吃这行饭的话。但是,当剧场里的观众被台上一个人的讲述吸引得前俯后仰之时,我不能否认,她的艺术经历是一种棱角,经过她的语言打磨,现场的魅力出现了,这就是“美国坐牢构思舞蹈得奖”这个桥段站得住的原因,她让盘桓在中国观众经年的“艺术人生”变得生动,于是,一场“公开售票骂人”达成自我解构与精英话语的突破。
金星现象提醒着我们,是时候思考,中国式脱口秀该如何定义了。我们无法想象,在美国深夜电视出现的脱口秀里,主持人叙述自己的人生,他们可以自嘲,或开涮名人,拿奥运会、iPhone6吐槽,美式幽默更多强调语言的机锋与幽默从中可以看出三个规律:因与果逆反推理与逻辑;谐音与双关的文字游戏;文化冲突。《杰·雷诺秀》(The Jay Leno Show)里曾经有这样的桥段:“纽约书商说,克林顿出书挣钱要比希拉里出书挣钱多。废话!克林顿的书里至少有些黄段子啊。”而在中国式脱口秀里,带着个人鲜明烙印的“拖鞋印子”、“打桩模子”曾经走红,而金星的“韩国机场发飙过关”、“国航要橙汁”、“恋爱神器”,让观众享受愉悦的共鸣。比起美式脱口秀开放的话题性,中国式脱口秀个人的故事性也同样受到青睐。放眼全国,海派文化对于脱口秀这一艺术样式的争奇斗艳,释放着最大的包容。黄西小赢,北美老崔持平,舒悦不输,而扩大到喜剧市场需求,曾经的“刘老根大舞台”在金茂驻场、郭德纲、陈佩斯每年在沪演出的票房不俗;电视上,当央视推出的高博版、窦文涛版脱口秀无声离场之时,东方卫视的《80后脱口秀》、《笑林大会》依然维持着品牌的温度,揭示着上海这座城市文化生态所指向的受众,对东西方文化、南北文化的兼容并蓄与丰厚的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