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受热捧,观众缘好,也受益于前面两部人在囧途系列积累下来的好口碑。观众对于徐峥、王宝强、黄渤这三位多年的“囧三角”有天然的期待。无论是从徐峥和黄渤从宁浩导演时期《疯狂的石头》开始,还是到徐峥和王宝强人在囧途前两部的默契搭档,几乎有喜剧和徐峥的地方,就有黄渤和王宝强。而这次,《港囧》在囧途系列彻底打破了这个规律。
徐峥给到的官方说法是:宝强没有档期,在拍摄《唐人街·探案》;黄渤位居影帝,片酬上涨请不起。尽管后面接话说:“黄渤这样的演员实在是难能可贵,每个电影都能演的那么好,有这么好的观众缘,拿高片酬我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付出和劳动成正比!”,仍然不能使人信服。粉丝们纷纷猜疑,这囧三角合作不再,背后定然发生了什么。
让我想起了关于宁浩和王宝强的两段采访。宁浩说的是他、徐峥、黄渤三人的关系,他和黄渤都是处女座对戏要求高,白羊座的徐峥不得不一遍一遍陪着磨戏,号称“一起穿裤衩”喝酒的兄弟关系,细读之下会发现黄渤对宁浩导演作品要更加肯定一些。在宁浩的作品中,黄渤饰演的都是一些边缘人物,充满野性和张力,对于黄渤这样爱挑战有想法更有演技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量身定做。
相比徐峥黄渤合作的电影《泰囧》,它的票房成功很大程度上让大家忽略了两人之间角色定位中不可逆的差异。徐峥摸着了商业喜剧的脉,将囧系列受众定位在中年疲倦、家庭矛盾突出、事业面临激烈而恶性的竞争的主流中产人群。无论是《泰囧》里面疲倦的徐朗,还是《港囧》里面中年危机的徐来,徐峥的电影都在给中产阶级人群找一个宣泄的出口。而黄渤,显然不适合这种中年俗世危机的陪衬角色,他更适合离人群更远一点的,比如《疯狂的石头》中满口青岛话的“黑皮”、《斗牛》中从不羁到妥协的“牛二”、《无人区》中遭遇光头尴尬的悍匪。这些远离主流人群的角色,区别于商业社会里盛行的中年危机。
这大概是黄渤和徐峥,在囧系列后续作品中不再相互考虑的真实原因。一方面黄渤对戏要求高,另一方面徐峥必然以自己为主角设置,人设在前,所有配角要围绕主角的人物动机而调整,这就使得黄渤缺少了独立角色的人格表演。这大概才能解释,黄渤素来好说话,甚至可以不看片酬就接戏,为什么到了徐峥这里就变成了官方的片酬要价高的说法了。
至于宝宝王宝强,他对开创人在囧途喜剧系列的奉献有目共睹,他甚至成为了囧系列的一个核心标签。无论是士兵许三多,还是《天下无贼》里的傻根,或是囧系列里面的宝宝,他扮演的这些底层角色总有一种能引发观众共鸣的乐观和坚强,非常朴实又充满欢乐。而这次无缘《港囧》,给到的说法是宝强在泰国拍摄陈思成导演的新片《唐人街·探案》,据说为了角色效果,宝强敲掉了一颗门牙换成大金牙,爱岗敬业精神可见一斑。值得玩味的是,上一部《泰囧》里面的部分演员和知名制片人“三十亿姐”陈祉希,在帮《泰囧》开创票房神话之后,都没有继续合作囧系列,而是选择了陈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