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剧照欣赏 京剧艺术大师是如何炼成的
从小对京剧耳濡目染的梅兰芳在伯父的帮助下逐渐显露出戏曲的天赋。在上海的一次成功演出使他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四大名旦”之首。日本侵华战争展开,梅兰芳隐居香港。
梅兰芳先生是世人景仰的京剧艺术大师,他创造的独树一帜“梅派”艺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遗产,他为中国戏剧艺术做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载戏剧史册。梅先生属于世界、属于中国,更属于他的家乡泰州。
从小对京剧耳濡目染的梅兰芳在伯父的帮助下逐渐显露出戏曲的天赋。在上海的一次成功演出使他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四大名旦”之首。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梅兰芳隐居香港,他留起了胡子,坚决不为日本政府和一切汉奸唱戏,并与不断来骚扰的日本人斗智斗勇。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的京剧艺术焕发了第二次青春,为中国京剧艺术的发展和培养接班人而孜孜不倦的辛勤工作。1959年,北京人民剧场首演了梅兰芳和孩子梅葆玖、梅葆玥同台演出的《穆桂英挂帅》,此时此刻身在台湾的小声、文欣和齐如山仿佛也在聆听兰芳的绝唱,大幕缓缓落下——梅兰芳先生于1961年8月8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67岁。
梅兰芳的唱腔醇厚流丽,感情丰富含蓄。由于他嗓音高宽清亮、圆润甜脆俱备,故音色极其纯净饱满,唱工从不矜才使气,始终保持平静从容的气度,决无气馁音懈之处。他的唱腔基本上是从传统唱法中来,但又无一腔照搬传统,而是以自己的润腔方式和行腔规律,将其化为具有从容含蓄的梅派韵味的唱腔,旋律优美,顺畅流利。在每一出戏中,均结合表达人物感情和剧情内容的需求,设计出大量新的唱腔,悦耳动听,清丽舒畅,并不以花哨织巧、变化奇特取胜,但无论是柔曼婉转之音抑或昂扬激越之曲,都无不出自心声,感人至深。梅兰芳的嗓音脆、亮、甜、润、宽圆俱备,而最难得的是又甜又亮。甜而不宽,这只是一般好嗓子,梅的嗓音之宽,恰到好处。梅兰芳精通音律,五声尖。他的唱法,在成名之后,可以说既无腔不新,又无腔不似旧。其中打破藩篱的是“南椰子”唱腔,这是前人没有的,至于在“南梆子”中加“哭头”《春秋配》,“南梆子”转快流水以及反四平调,如《太真外传》的“盘舞”、“出浴”等,更是梅派所创的新扳腔了。
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狱鸳鸯》《思凡》等11出戏。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