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和盖茨实际上分属两个社会阶层:艾伦的父亲只是华盛顿州立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而盖茨的父亲是华盛顿州律师协会的,他的家豪华得让初次到访的艾伦有点震撼。艾伦从小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和做科学实验,而盖茨从小最喜欢阅读的是父母给他订阅的《财富周刊》。
盖茨曾经拿着这份杂志,问艾伦:你知道管理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吗?艾伦说他不知道。年仅十三岁的盖茨满怀期待地说:也许我们将来会有自己的公司。尽管有这些差异,但由于有着相同的才华和爱好,他们很快成为好朋友。小学毕业之后,父母将艾伦送进了当地的贵族学校:湖畔中学。正是在这个地方,艾伦发现了他最擅长的事情编写计算机程序,并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伙伴比尔盖茨。第一眼见到盖茨,艾伦发现了这个人身上有三个特点:他真的很聪明;他真的很好胜,想让你知道他有多聪明;他真的有恒心。
和大多数自传不同,保罗艾伦并没有在《创意人生》中过多地描写自己的家庭和童年,只是用第二章简单地介绍父母的情况。他母亲热爱阅读,无论是贝娄或巴尔扎克,简奥斯丁或钦努阿阿契贝,内丁戈迪默或林语堂,这些人的作品她都看;受其母亲的影响,艾伦上幼儿园之前就能自己看书巴菲特和盖茨都是习惯在聚光灯下频频露面的全民偶像,各家媒体会巨细靡遗地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有关他们的图书虽然不能说汗牛充栋,但也为数不少。
芒格和艾伦相对而言则较为默默无闻,普通读者如果想了解他们的生平、爱好和理念,市面上可供选择的图书则是凤毛麟角,值得推荐的只有查理芒格的拥趸彼得考夫曼编纂的《穷查理宝典》,和保罗艾伦亲自操觚而成的《创意人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计算机都是大型机(Mainframe),它不仅体积庞大,而且价格昂贵,只有极少数的政府单位、科研机构或者大型企业才负担得起。由于运转程序需要耗费许多纸张,也由于设备的稀少和昂贵,当时人们使用大型机需要按时付费。
湖畔中学的计算机使用时间很快就不够热衷于编写程序的艾伦和盖茨用,但巧合的是,当地有一家计算机公司募集程序测试员,这对拍档双双应征成功,不但得到了无限时使用大型机的便利,也熟悉了它们的性能,并开始掌握一些计算机语言,比如BASIC和FORT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