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艳照门后的7年中,陈冠希也尝试过多种回归的模式,都并不成功。比如说,他尝试去做慈善,参与各种赈灾活动,无人喝彩;他的潮流店铺生意上十分成功,支持者众多,但是并不能让他赢回主流舆论;他尝试演电影,甚至在好莱坞电影里找到角色,但是无法突破电影的禁令;2012年他发布粤语嘻哈专辑《三角度》,媒体和乐坛反应冷淡;2013年他在深圳开演唱会,并试图以潮流教主的态度回归,也并不成功;2014年他参演《探灵档案》,想退而求其次以网剧演员的面目回归,反响平平……
只有这一次,他的回归引发了主流舆论正向的评价。现在,陈冠希终于明白,娱乐圈惯常的宣传手段是不可能帮助他摆脱困境的,他的演技、他的音乐能力、他把握潮流的技能、他的商业能力也都不能让他摆脱困境。他在生活态度上输掉了,还是要从生活态度上赢回来。于是,他联合代表全球青年文化先锋的VICE,奉上了自己的生活记录,他坚信,他的生活有足够的说服力,他并不是一个妖魔。而观者确实被他的生活打动了。
值得玩味的是,为什么一个洛杉矶青年的正常生活会如此打动我们?
他开店为生,每天整理库存,是一个地道的商人;他宣传嘻哈文化,与追随者见面,拍照者排起长龙等候,是一个地下的潮流教主;他设计嘻哈潮品,做音乐,与种种相貌平凡但又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合作推出设计品牌、音乐专辑,是一个十足的艺术家……这样一个曾经被钉上耻辱柱的明星,完全不是人们概念中的那种靠脸吃饭的明星。对于那些靠脸吃饭的明星来说,脸丢了,也就意味着一切都丢了。《触手可及》的说服力就在于,陈冠希显然不只有一张脸,他还有完整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技能,而在VICE的帮助下,他甚至能代表一种更为现代的生活,这种生活简直比充斥娱乐版头条的很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更加实至名归。在纪录片中,他一点也没有认输的意思,而人们看完后,也就明白,他完全不需要认输,他活得十分真实、充实,并且很像个人样。
比陈冠希的真实生活更有说服力的是,在洛杉矶,在陈冠希这个普通青年的周围,每个青年都像陈冠希一样,活得十分普通,又十分自我。人人都很像个人样,他们创造生活,又在他们创造的生活里相聚,愉快地打着招呼,畅快地表达他们的不同。他们想要什么就直说,喜欢什么就用脚投票。他和他的洛杉矶朋友们如此生活,倒让我们这些在雾霾中缩着头的乌龟们不由得怀疑,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少了些什么。
由此,顺理成章地,一个问题浮出水面,到底是香港娱乐圈染污了他,还是他染污了香港娱乐圈?看完这部纪录片,也不由人不低头深思一刻。那位发现了他的大哥,那个成就了他的香港,是不是也改变了这个青年的正常生活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