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总体上,该专辑处于水准之上,在现在的华语歌坛是很优秀的一张专辑。和汪峰旧作比较,在花火信仰生无所求之下,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等专辑……
我不好说它的变化是好是坏。《飞得更高》里的那条大河是不甘示弱的、汹涌澎湃的、激流动荡的,像河的上游,更像黄河的上游:奔腾咆哮,弯曲跌宕,孤独荒凉地从荒漠中穿过。当生命之河穿过荒原高山和高原,渐渐进入了下游的平原,事情发生了变化。泥沙沉入了河底,水流变得清澈,它不再愤怒地咆哮,而是不动声色地流淌,更像是中下游的长江,宽阔,宁静,包容。更因为两岸绿树的映衬,它变得清新了,变得喜悦了。
我想这个变化对于我们每个听歌的人而言都有不同的感受。可能有人更欣赏这种渐趋静谧平和的感受,喜欢静静流淌的长河,但我可以坦诚的说,那不是我。我想要的是暴风雨般的悲鸣,骇浪滔天般的呐喊,风卷狂沙般的长啸。我知道,这样用生命支撑的呼声不能长久,我可能还比较年轻,正意气奋发,我的要求可能比较高。我们知道,创作是需要自身痛苦和愤怒的。一无所有的时候可以依靠愤愤不平的感觉,可以依靠物质上的缺失来塑造自己作品里的叛逆尖锐。当在锦绣堆里的时候,只能依靠精神上的清醒和痛苦了。
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痛苦,在温柔乡里不可能有所感悟的。温柔甜美会消磨一个人的意气锐气。有的时候我心里也闪过一刹那罪恶的念头,我希望汪峰没有他今天那么成功,我希望他从高高的舞台坠下,我希望他再一次受到伤害,因为愤怒出诗人,因为作者自己悲惨的生活是优秀作品的来源,因为“国家不幸诗家幸”。然而这种念头转瞬即逝。我们如何能怪责一个人想要幸福的愿望和努力得到幸福的结果!这样的想法让我感到罪恶。
.不优秀,以他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创作能力,我毫不怀疑他的作品肯定在水准之上。我理解,但是我失望。
汪峰的音乐从开始到现在都一直在表达自己的内心自己的人生,我猜这就是他的愿望了。现在有成千上万的人愿意听他表达,他不再是许多年前那个自闭的无人理会的孩子了。他不再孤独了。这个时候我总是想起那首歌《美丽世界的孤儿》,有一次他说四十岁的时候他明白这首歌的含义是我们需要全世界人的爱。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虽然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好是坏)所以他可能想为他人也做点什么。
我看到他现在想要做的事:不仅仅表达自己,也为更多的人发声。他的方向对不对呢?他是否做到了呢?我很难评价,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河流》是一张水准之上的专辑,只是和我期待的方向不一样,也许是我的要求太高,也许是我的思考太浅。我宁愿相信这宁静是不动声色的暗暗蓄力,宁愿相信这平和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宁愿相信这温情脉脉的表象下滋生着暗礁。
11月18日,汪峰2015全新专辑、个人的第11张专辑《河流》正式发布,包含专辑同名标题曲在内的13首歌已于酷狗音乐首发上线。此次专辑除了包含先前已发布的5首歌,全新加入了8首歌,这13首歌均是汪峰从备选的41首歌中挑选出来,可谓首首都是经典、呕心沥血之作。
从8月3日汪峰在微博宣布将发布第11张专辑开始,#这些年都在听老汪#微博话题突然蹿红,从《北京北京》、《存在》、《当我想你的时候》、《飞得更高》到《流年啊,你奈我何》、《无处安放》、《河流》,从1995到2015年,汪峰在乐坛写歌、唱歌整整20年,几乎每个时期他都有暗合时代的作品覆盖人们的听觉、被人们广为传唱。他更像是平凡岁月中成熟的记述者,真切、质朴、勇敢、透彻地记录生活。直视生命时不仰望、不悲伤,包容而释然,让依旧存在的残酷变得不那么残酷。
据业内乐评人分析,2015年的这13首歌,在听觉情绪上,有了很多的不同。不同的原因,或许与他的某种放下有关,他已经渡过了自己的这最重要、最辉煌、最落寞、最疼痛和最辽阔的20年,所以决定用另外一种当下自我的方式延续狂野,用另外一种诚挚的直觉表达恣肆。
专辑第一首主打歌《流年啊,你奈我何》既是汪峰阶段性个人心声,又是时下聆听者的心理映射,时间流去多少年,你有了怎样的改变?生活正在从你的指间流逝,你眼睁睁却什么也抓不住,这句反问引人深思。而专辑同名标题曲《河流》虽然没有撕心裂肺的呐喊,就像你总能在平淡流淌的河流中感受到情感的波涛汹涌,让人们在肆意流淌的旋律中更坚定地不悲伤不仰望。
汪峰用生命中最好的20年来记录并歌唱这个世界,悲欣交集、刚柔并济,他的这些专辑、这些歌,至少有一首会打动你,一个能写歌、会唱歌的人用20年或一生的时间和音乐待在一起,无论他伟大或一文不名,能听到这些音乐的人应该是幸福的。汪峰2015全新专辑《河流》,每个人内心响应的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