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梅兰芳从“京剧思想”和“京剧技术”两方面入手,对《贵妃醉酒》作出加工改造,提高了京剧的社会层次和艺术水准;堪称是梅氏实践艺术创新的重要成果。在实现《贵妃醉酒》的上海公演之后,他的“改良”并未停止,是继续用了漫长到几十年的时间,一点点地反复推敲修改,日臻完善,使之最终成为一部梅兰芳艺术的楷书法帖。我们依据谢思进、孙利华编著的《梅兰芳艺术年谱》,尝试着把梅兰芳从1914年12月至1960年8月的《贵妃醉酒》演出史提炼出来,并将其粗略分成四个阶段来观察。
第一阶段:1914年-1924年
这是梅兰芳《贵妃醉酒》的初演阶段。经梅兰芳加工改造后的《贵妃醉酒》令人耳目一新,在京剧界引起“杨贵妃热”与“醉酒热”。尚小云、小杨月楼、荀慧生(白牡丹)、筱翠花、程砚秋、徐碧云、朱琴心等,众多京剧名角纷纷演出《贵妃醉酒》,成“众人皆醉”之势。
第二阶段:1925年-1937年
这是梅兰芳集中重新塑造杨贵妃人物形象的阶段。通过前一阶段的成功,梅兰芳对杨贵妃这个人物产生浓厚兴趣,一鼓作气排演了大型连台本戏《太真外传》。在《长生殿》里,唐明皇是第一主角,而《太真外传》则是以杨贵妃为第一主角。这出大戏为梅兰芳赢得了大量赞誉。通过排演《太真外传》,梅兰芳对于杨贵妃这个人物加深了了解并有了更为准确的把握,使之成为梅氏的一个“品牌”。
第三阶段:1946年-1950年
这是梅兰芳《贵妃醉酒》的定型阶段。梅兰芳经历“蓄须明志”,于抗战胜利后复出,开始在一些重要演出中以《贵妃醉酒》为主要剧目。这时的《贵妃醉酒》,梅兰芳又进行了一轮反复修改打磨,融汇了《太真外传》的经验与梅氏对艺术、对人生的感悟,呈现出一种腴润完熟之美,让观众不得不佩服。
第四阶段:1951年-1960年
梅兰芳步入晚年,格外钟爱《贵妃醉酒》,几乎达到每演必“醉”的程度。梅兰芳还在这一时期携《贵妃醉酒》访问日本,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贵妃醉酒》成为国际公认的一流戏剧艺术作品。这一时期,梅兰芳向其子梅葆玖传授了《醉酒》一剧,同时在自己的回忆录、电影、密纹唱片、剧本集等重要艺术记录中均将《醉酒》收录在内,全面完成了梅氏代表剧目《贵妃醉酒》的传承工作。从以上这四个阶段来看,路三宝的《贵妃醉酒》好像播下一粒种子,梅兰芳将其培育发芽,发展成为《太真外传》,一时繁花似锦;花开果成,结出梅氏《贵妃醉酒》的硕果。最后再将其回归为一粒种子,于平静中蕴藏着鲜活的艺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