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千与千寻  重拾儿时美好的回忆

2015/9/9 11:36:10作者:O2-quanj…来源:伊秀娱乐网
当时的男生女生无论是谁都会问你,看过千与千寻么?如果回答是“no”,就会认为与你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了。当时的我为了迎合广大青少年儿童的fashion....

千与千寻的神隐

无须多言,往下看就是了。看完,有时间可以重温一下这部宫崎骏最经典的动漫。
在我很小的时候,看过这部电影,感觉莫名其妙,但是这部电影在我小的时候,的确是轰动亚洲,轰动我们平煤一小,甚至到平煤二十五小。当时的男生女生无论是谁都会问你,看过千与千寻么?如果回答是“no”,就会认为与你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了。当时的我为了迎合广大青少年儿童的fashion,饭后有些谈资,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也看了这部电影,但是我和广大青少年儿童一样没看懂,但是冲着它斩获n多奖项,我们硬是说出一长串看懂它的理由,实际上,那么小的我们,既不懂爱情,也不懂自然,更不懂人文亲情,历史关怀,什么都不明白,但依然有自己的见解,至于是什么见解我不太清楚,时间太久早就忘记了。
在电影中,千寻从城市搬向乡村,第一次收到的花却是同学送的离别花,看得出千寻很珍惜这束花儿,很珍惜过去发生的故事,她在父母的车上陷入回忆因而伤心不止。父母的车在岔路口迷了路,钻进一条山林小道,由此进入了一个奇异的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在岔路口的路标上,你会看到[中国]两个字,千万不要以为有什么政治色彩,中国是日本的一个县,中国县落于日本国

奇异世界看起来萧条落后,古朴的满是岁月尘埃,父亲说这可能是日本九十年代经济萧条的那段时间建造的仿古的主题公园吧,看着主题公园似的广阔场景,风吹过草面像灵魂踏空飞行。随后一家三口步入“主题公园”一样的世界里,父母两人因肚子饿就先行吃了看起来无人的街上的食物,千寻在叫他们,都不再作声。来到无人的小镇,一个人都没有的时候,并不是没有人,只是看不到有人而已,其实一直有人在的,或许心灵上有人在看,只要有一个人,其实就有很多人,当你记忆下一个人的存在之后,你已经有了那个人的部分特质。一句话说:我们的灵魂生长在他人的心上,所以我们的心上有着他人的灵魂,我们与彼此紧密相联。

千寻顺着小路走到澡堂的桥上,白龙看到千寻神情犹豫了那么一下,就催起千寻回去。这时天色渐渐黯淡下来,无人的街上开始出现灰色的影子,黑影里可以镶嵌入任何人的,任何食客的身体,可以是你,可以是我,他们都是电影里无关紧要的路人,没有露脸的机会,在天黑之后,才渐渐展现,像工作族白天工作忙于事业,只有夜里才会去参与娱乐。工作族在夜里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的活了过来,于是从透明(无存在感的状态)变成黑色(有存在感的状态)。但天黑之后,从另外一个世界来的千寻,她的身体却在渐渐变的模糊不清,回到父母所在的地方,发现他们已经变成了两头巨大的猪,贪吃,丧失神智,受到惊吓的千寻只有往回跑,跑回去却发现原来的陆地竟然变成了水域,在岸边眺望河对岸,金碧辉煌,有一种日本古代的风格。看到这一切的千寻,以为这是做梦,任性的闭上眼睛,希望眼前的这一切可以消失消失,但是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在消失,因为如果不吃这个世界上的食物,就会渐渐消失不存在。这样的寓言是在表达:如果不融入世界,世界上会没有自己的位置,就会缺乏存在感,缺乏生存的依据,与世界没有联系,变成透明的人,生活的旁观者局外人,成为像无脸男那样的虚无的透明人,想要世界消失是不可能达到的,但是世界可以轻易使自己消失。当自己变得虚无飘渺之后,缺少勇气,人容易缺乏行动力,双腿站不起来。小白龙给她吃了药丸,并治愈了她的腿,使她恢复行动力,那样的魔法其实是小白龙的关爱,是他的爱心恢复了她的行动,吃了这个世界的东西,身体渐渐变成实体,泡沫唯有幻灭,才能融于大海,千寻唯有与世界有联系,承担一定的责任,才能融入新的世界,融入新的世界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心。

小白龙提议,带千寻去老爷爷那里,但是在路上不能呼吸,不能说话,这样就没有人会发现你是人类的身份了。澡堂里迎来的都是四方神明,象征着地方权贵们,有官有权的人,他们的存在也是在暗讽大人们不再具有人性,而是复杂的动物属性,怪物属性,宫崎骏把成年人,变作怪物,野兽人类的模样,用异化变形将现实社会里的真实残酷,软化成各色形象,他们(这些客人,仆人)说人的味道臭,是因为这里唯一的人类就是千寻,她单纯弱小幼稚,不能够融入怪物们的世界里,所以怪物们不喜欢她那样的气息。怪物象征着成年人,而人类只有千寻一个人,她象征的是孩子,暗示着现实社会里的人成年人被畸化之后,变成牛鬼蛇神,并且成年人不欢迎孩子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在跟随小白龙的时候,路上不能够呼吸,不然就会被发现,如果一个人不呼吸,多数情况大概就是这个人已经死了,不存在了,不能再说话了,千寻不呼吸就意味着千寻不能进入成人的世界。

我看过精神病人的世界,里边讲述的案例中,有人总是把其他人当动物看,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动物,恰好我就是这种喜欢把人当动物记忆的人。可能宫崎骏也是这样的人吧,所以才会创造出丰富的怪物形象,利用不同动物的形象,暗喻不同类型,不同职业的人的通病、性格,在这种病人眼里的世界中总是有很多丰富的人形怪物,因此生活永不单调。

之后千寻成功的进入了锅炉房,看到无数煤灰扛着煤块,做着艰辛的体力劳动。煤灰们每个都一样,毫无区别,代表着这个世界上最廉价的矿工,体力劳动者,通过他们也体现出了统治阶级的残忍与吝啬。如果不做煤灰,不再工作,就只能去当青蛙,去成为丧失神志的动物,失去存在感,失去与世界的关联,承受因为过分轻薄毫无压力所带来的飘荡的虚无感,那是一种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轻。这么辛苦的劳动为的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保有一份记忆,获得存在的价值,哪怕一日三餐都只是简单的爆米花。在烧水小屋里,玲子小姐指着千寻说:“啊,这是人类,吵吵闹闹的,人类不好。”这时的口气,正如指责闯进工作区的小孩一般,通过这句话,可以印证出成人讨厌儿童参与工作,因为这样可能会成为他们的负担。本来玲子是不太乐意带千寻上楼见汤婆婆的,但是锅炉爷爷送给玲子小姐一只上好的碳烤蝾螈,于是玲子小姐就愿意了,这点可以看到什么呢?玲子小姐保持着人的身体,没有变成动物,包括几乎所有的女仆人,都是女人的模样,不是动物的样子,所以说这世界上最好的就是女人,在柔弱中保持着儿女情怀,可以变通,有情怀。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上升。蝾螈在日本象征着王权,电影中这是一个古体制的日本世界,人们喜欢吃碳烤蝾螈,隐晦的表达了弱势群体受压迫想要逆袭反抗的意识,王权大概就是汤婆婆的严酷管理吧。女仆带着千寻上楼的时候遇到了一名男仆人,他闻到了千寻的味道,还好玲子用碳烤蝾螈挡住了男仆人,女人和男人都爱吃蝾螈也说明管家在内的很多人其实都在默默的反抗着体制的束缚。在路上的时候,有一句对白:“现在的年轻人,还真是的,怎么关都管不住”暗指当今的小孩子,无理取闹,不懂礼节。

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了么?店里的服务生可以闻得到千寻的味道,而与千寻同坐一厢电梯的大白胖怪物竟然对千寻毫无反应,这是为什么呢?在之后汤婆婆说这个澡堂欢迎的是四方神明,四方神明无非是执掌生杀的人,四方神明是高官权贵们,这又是一个嘲讽的点儿,宫崎骏通过这样的表达说明了高官权贵们对人类无法分辨,因为他们与劳动无关,他们更像是无事可做闲来泡澡的孩子。
大澡堂其实就是日本社会纷乱怪象畸化的人类们汇聚的大染缸,有一些卡通人物的形象,颇似日本流行的暴走族。
婆婆的几个手下,狗腿子,有头但是没有身体,应该是充当智囊吧,也可能是受惩罚而失去身体只剩头的仆人,尽管受伤,依然趋炎于汤婆婆身边。汤婆婆的儿子是一个巨型婴儿,在汤婆婆的溺爱下得不到成长,学不会走路,永远是一个婴儿,变大的只有身体,而不是心灵,也不是成长。在婴儿被吵醒之后,办公室一片狼藉,汤婆婆用魔法将杂乱的东西收拾整齐,魔法说明她的个人能力突出。当签下契约后,某某千寻的四字名,变为了千,名字由复杂变单一发音,说明人被迅速压缩,压缩成一个单音节那样的简单,像是被简化为一件工具,再也不是一个立体多面的生灵——人类。现在的公司哪里把人当人看了?不都是把人的意义缩减成工具,简化成一个代号?
画面一转,有一个镜头是千在被签约后,白龙走在去往汤婆婆那里的石阶上,独自一人在想事情,为什么不坐电梯呢?这是我的疑问,因为白龙在思考怎么帮助千,而且他需要时间,坐电梯会来不及思考。并且他并不喜欢汤婆婆这个人。煤灰代表下层可爱的劳动人民,无面人是另一个时空里那个因为得不到救助变得透明的千寻。无面人,以及澡堂里的很多人都忘记了自己是人类,只是因为生命尚有压力,他们不至于承受生命的毫无重量,变成一个透明的无脸男,只是会因为压力的畸化而忘记自己的本来面目,戴着面具继续活下去。
婆婆是会拿走别人名字的,名字一旦被夺走,就再也回不去了,白龙的名字就被拿走了,于是他找不回离开这里的路,名字是他进入社会(汤屋)之前的记忆,是他过去的一切,但是由于工作,生活,他距离当初的自己越来越远,也渐渐忘记了最初自己的心,于是小白龙就再也回不去了。过去的自己,是未来自己的基石,都不可失去,没有空中的楼阁。没有过去,人将无法面对未来,所以人在新的环境里容易多愁善感,回忆过往。回忆是前进的动力,所以要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事,比如儿时的朋友,伙伴,玩具,乳名,还好有人记得千寻的名字。我们需要有人在自己长大之后,替我记下自己的小名,乳名,这样那个人与我经历坎坎坷坷,依然能够有他帮助找回迷失的曾经。“我把自己的名字忘了,可是我还记得你的名字”一见钟情式的爱,就是这样子,用魔法做的饭团其实相当于我们的亲人父母用爱做的。魔法在这里是爱,是心血是关爱,千回来之后,睡在烧水房那里,因为那里的一切都是无害的,劳动人民单纯而弱小,爷爷是小白龙推荐的,所以千信任白龙的选择。

热点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

娱乐八卦

美容护肤

情感口述

美体健身

服饰搭配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