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精神病患者图片展示 揭秘一名女精神病患者的非常生活
2010年5月18日上午,夷陵区小溪塔街办丁家坝龙台路一简陋的两层楼房前,警灯闪烁。四五名身着防弹背心、戴着头盔的民警严阵以待,另有多名社区保卫......
2010年5月18日上午,夷陵区小溪塔街办丁家坝龙台路一简陋的两层楼房前,警灯闪烁。四五名身着防弹背心、戴着头盔的民警严阵以待,另有多名社区保卫干部现场助阵。
如此壮观的阵势,并不是围捕犯罪分子,而是将一个重度精神病女患者强制送医。
吴娜是远近有名的“武疯子”,因此前多次伤人,经社区向有关部门申请,她将再度被送往专业精神病院免费治疗。
经过紧急商议,大家决定用强制措施将吴娜送往医院。为避免她在挣扎时受伤,大伙决定临时将一张床单撕成布条,当作捆绑工具。
准备妥当后,一场特殊的战斗开始了:吴娜的丈夫秦云(化名)按照计划,拿着一床被子进入屋里,几位民警随后在屋内几个墙角站好方位;秦云突然上前,用被子将妻子扑倒;周围的民警立即上前协助……
这样的惊险场景,最近两年已经数次上演。“采用这样的方式,我们也很无奈。”一位民警说。
无意伤害屡屡上演
“一个卖菜的农民就被莫名其妙地打了一扁担,花了两千多医药费。”19日,记者在丁家坝社区采访时,多位居民反映。
这位菜农名叫刘贵英。去年10月,刘在菜市场卖地瓜时,吴娜神不知鬼不觉地跑到她身后,操起一根扁担,从后面劈头打下来,一条结实的木扁担竟然断成两截。
旁边的人连忙赶走了吴娜,此时刘贵英已倒在血泊中,昏迷不醒。此后,刘住院一个星期,又在家里休养了半个多月,伤势才逐渐恢复。
由于吴娜家庭确实困难,经过社区调解,刘贵英在获赔1000元后,没有和吴家过多纠缠,自己承担了其余费用。
类似的“一扁担”,在这一带经常上演。吴娜家里70岁的老父亲,曾经数次被她打伤,左眼几乎失明。
据社区民警屈定平统计,最近两三年来,被吴娜无辜打伤的居民和路人已经有十多人。
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这是第五次送到医院去了。”秦云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到非常无奈,“确实要感谢政府的帮助。”
秦云介绍,根据医生诊断,妻子的病来自遗传。早在1992年,在妻子一次伤人后,他就把妻子送到精神病院治疗。2002年,秦云再度自费将妻子送到精神病院治疗了两个多月。
从去年开始,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由社区提出申请,经过街办、民政等部门审核后,吴娜先后数次被送往医院接受免费治疗。
“每次治疗后,都只能管个把星期。”秦云说,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后续的药费难以保障;加上妻子发病后,药很难喂下去,所以几次后续治疗效果都不好。
“实在是拿她没办法了。”秦云说,仅仅去年一年,岳父被妻子打成骨折,住院花了三四千元;用扁担将别人打伤,花了一千多……数年来,仅仅赔偿伤者的医疗费,他至少花了一万多元。
政府救助效果明显
夷陵区精神疾病救助政策的出台,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被现实“逼”出来的。
2004年、2005年,夷陵区精神病人引发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发生在该区黄花乡新坪村的精神病人高小泉持刀杀人事件,轻伤2人、重伤3人、死亡1人,救治伤者花去医药费近10万元,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2006年,经民政部门调查,夷陵区共有精神病患者1000多人,其中有暴力倾向的重度患者130多人。而精神病患者家庭多数贫寒,他们无钱治疗,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差。
2006年3月,作为当年夷陵区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区政府落实50万元医疗救助资金,专门用于重度精神病患者医疗补助。由民政局与医疗机构签订入院治疗协议,分期分批将有暴力倾向的重度精神病患者送往医院治疗。
“2006年以来,夷陵区每年都要免费救助100多名重度精神病患者。”夷陵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局工作人员给记者列举了一堆历年住院救助的数字:
2006年,159人;2007年,157人;2008年,147人,2009年,185人;今年以来,住院救助58人。
“九成以上效果明显。”工作人员说,经过住院治疗和后期巩固,绝大多数患者能够明显缓解症状,有的患者甚至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还是有少数类似吴娜的病人,因后期治疗跟不上,病情出现反复。
据了解,自夷陵区2006年出台重度精神疾病救助制度后,该区再未发生过一例因精神病人导致的死亡事件。
无法放弃的群体
“病人在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下,病情很容易复发。”一位曾去香港考察过的专业人士介绍,香港当地设有社区看管站,精神病人出院后可在那里免费生活一段时间,有专人教他们学习各种技能。“我们不能放弃这个群体,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一位民政部门人士建议,希望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相关部门对这个群体的救治要给予政策倾斜,在治疗康复上,病人应有更好的社会宽容和家庭关爱。
具体到细节上,专家建议,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一定要注意关心患者,和患者多交流、多沟通,这样非常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