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筹拍到开机再到首映,《青海湖畔》前后历时10余载,秦怡倾注了无数心血:并在92岁高龄时亲自担当编剧、出演60岁的女主角……秦怡为了这部剧可谓拼尽了全力,而这一切只为圆一个气象梦。
初衷:
为气象人的精神所打动
满头的银发、适宜的淡妆,优雅的举止,尽管94岁的秦怡安静、淡然,但她的出现还是引起了全场的轰动。
提起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还得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1985年,气象学家凯思·比格博士受澳大利亚政府派遣,偕夫人来到美丽的青海访问讲学。他知识渊博,学风严谨,给我国气象工作者带来了很宝贵的气象经验,深受当地人喜欢。但不幸的是,在访问期间,比格心爱的妻子因汽车爆胎被甩出车外,抢救无效去世。这位异国的气象学家在强忍悲痛的情况下不但继续完成了讲学,而且将我国政府给予的抚恤金全部捐给了当地,并要求不要追究司机的责任。
这是发生在青海湖畔的感人故事并在当时广为流传。
1998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秦怡从当时已退休回沪的青海省气象局老局长徐建伟那里听到了这个故事。
气象学家的高尚精神深深感动了秦怡,同时也被气象工作者这个群体所吸引,当时的秦怡便萌发了拍出一部反映我国气象工作者电影的愿望。
随后,秦怡开始走进基层气象工作者的生活。多年来,秦怡走访了青海省气象局、湟中县气象局以及气象科考人员工作过的牧区,详细了解并亲身体验气象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
“他们有的在气候恶劣的地方待了一辈子,为国家建设默默付出,他们身上的精神让我感动。”秦怡说。
但因为种种原因,电影计划一再被搁浅。
“2012年,我和老局长徐建伟又聊起一直以来的拍片愿望,并谈到这些年在修建青藏铁路过程中气象工作者做的很多工作。老徐建议我把青藏铁路修建作为电影背景,以增加电影的时代感,我采纳了。之后几天,我心里的愿望一再膨胀,一定要把电影拍出来。”秦怡说。
努力:
奋笔一个半月写就剧本
因为和之前请的编剧在剧本的创作方面有分歧,当时已92岁高龄的秦怡决定自己当一回编剧。
虽然秦怡从艺70多年,先后饰演过70多个角色,但自己当编剧还是头一遭。
凭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秦怡开始创作,因为不会在电脑上打字,她就日日夜夜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心灵的感动也许是最好的写作灵感。秦怡说:“一开始以为动笔会很难,但真写起来还挺顺,最终只用一个半月就写完了整个剧本。”
秦怡笔下的《青海湖畔》讲述了以女气象工程师梅欣怡为代表的一群气象工作者,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蓬勃发展时期,在修建青藏铁路伟大工程的大好形势下,广大气象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作风,克服重重困难,在高原上开展气象科学考察工作,解决冻土层等与气象相关的难题,为青藏铁路的设计、施工及今后的管理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剧本完成之后,为了使它更真实,秦怡委托徐建伟回到青海省气象局征集修改意见。许多气象工作者在看了剧本后,都深深地为之感动,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这更坚定了秦怡拍摄这部影片的决心。
秦怡的精神也打动了更多的气象人。2013年,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北京与秦怡会面,并表示会全力支持影片的拍摄工作。
拼命:
亲自饰演60岁的女主角
2014年9月,秦怡盼望已久的电影《青海湖畔》正式在青海开机。影片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响应。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沈星浩亲自执导,演员佟瑞欣、歌唱家毛阿敏等先后不计报酬奔赴剧组。因为原本主演的档期问题不得已退出了剧组,秦怡又一次做出一个让人吃惊的决定:她要亲自出演60岁的梅欣怡。
90多岁的秦怡不仅要在高原上拍片,还要饰演60岁的女主角,难度可想而知。
据介绍,在高原拍摄的日子里,秦怡每天几乎有12个小时都在片场忙碌,此外还需要花好几个小时往返于片场与住处,一天只能睡6个小时。
“为了使妆面更贴近花甲之年,我每天带那个假发套前都要把外边一圈的头皮拉得很紧,一天下来,头疼得厉害,还有涂在发根的染发剂也常常黏在皮肤上,一遍遍洗都洗不干净。”秦怡说。
秦怡还坚持不用替身。有一场戏是她去救人,不小心摔了,从雪山上滚下来。看着她若无其事走到“雪”上,把一整套动作做得毫无破绽,很多人都感动得眼含热泪。
据报道,拍片过程中的“拼命”还是影响到了秦怡的身体健康。影片刚拍完,秦怡就住进了医院。
圆梦:
把科学精神呈现给观众
从初次被比格的故事所感动到电影杀青,虽然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总算圆了秦怡的一个梦。
“我热爱电影,虽然年纪大了,但总希望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电影事业做点什么。”秦怡说。
这些年,商业片几乎占据了整个电影市场,在秦怡看来,虽然有的也好看,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所以我想拍一部不同类型的电影。从第一次被异国来访的科学家的精神感动,到亲眼见到气象工作者们在高原上艰苦奋斗、兢兢业业,后来又陆续接触了一大批气象专家,他们可以说是所有科学工作者的一个缩影。我想我把这个群体拍成电影,那么就能把这样一种精神传递给观众,对于当下的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的价值观是有意义的。”秦怡表示。
《青海湖畔》将于本月15日公映,并将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评比。秦怡相信,影片上映后一定会引起广大气象工作者、科学工作者的共鸣,也期盼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观看这部正能量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