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谈编剧处女作《父母爱情》:强对话

2014/4/1 16:13:34作者:yxlady来源:伊秀娱乐网
《父母爱情》让刘静踏入了一个陌生的圈子,她以闯入者的视角看电视圈,并不像传说中的那般“洪水猛兽”。刘静希望这个剧本能写出一群让人喜欢的中国人,没有利益、没有金钱,没有打作一团,能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父母爱情》让刘静踏入了一个陌生的圈子,她以闯入者的视角看电视圈,并不像传说中的那般“洪水猛兽”。

  正月初三(2月2日),《父母爱情》在央视一套低调开播,播到正月初九(2月8日)时为给《出彩中国人》让档期,停播了9天,前六天的平均收视达到2.07%(CSM48城)。这份波折并没有影响到收视率,2月17日复播后,一路冲破3%以上(CSM48城)。

  一部讲述家长里短,充满浓浓温情的怀旧电视剧不仅征服了中老年观众,也吸引了80后、90后的关注。电视剧从业者总抱怨观众喜欢雷剧,《父母爱情》的出现证明有诚意的作品永远都有市场。难能可贵的是,《父母爱情》是刘静的编剧出道作,知天命的年纪,她以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沉淀出一部温暖的作品。

  从姜文、郑晓龙到新丽

  编剧刘静在《父母爱情》之前,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长篇小说编辑和作家。《父母爱情》是她在1993年写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在当年的《解放军文艺》上。小说刚发表,就被姜文看中,以50000元买下了这部小说的电影版权。

  姜文很喜欢这部小说,他说从中看见了自己母亲的影子,想把《父母爱情》拍成电影,献给自己的母亲。他数次把刘静约到工作室,长谈这部小说,敬业精神令刘静折服。“当时的姜先生,无比期待地让我先拿出个初稿来。”彼时的刘静,对电影根本没感觉,兴趣也不大,更不知道电影剧本应该怎么写。她那时刚学会了打麻将,经常是饭都顾不上吃,觉也顾不上睡,跟几个朋友挑灯夜战,既没时间、也没心情坐到书桌前写剧本。直到丈夫在旁痛心疾首地提醒她,这是人生重要的机会。刘静假装听进去劝告,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拿出了第一稿。

  “姜先生看了后目瞪口呆,他也许会在心里想:这是一个人写的吗?”姜文建议再写一稿,这一稿,刘静以比第一稿更快的速度完成。这件补丁摞补丁的作品交到姜文手上,就石沉大海了。

  时间一晃,十五六年过去了。新丽传媒董事长曹华益找到刘静,想买《戎装女人》(2007年出版)的版权,但因《戎装女人》已卖出,双方才谈到《父母爱情》,这是刘静的记忆。曹华益有另一个版本的记忆,在《戎装女人》还没问世之前,他就找过一次刘静,想买《父母爱情》,当时刘静以版权已卖给姜文为由拒绝了他。刘静保留的那段记忆已是曹华益第二次对《父母爱情》发动攻势,刘静再一次认真地回绝:“人家姜文早在十多年前就买了。”曹华益很内行地告诉刘静:根据版权法,当初签的合同早就过期了。但在刘静看来,虽然不违法,她也有自己的原则,一部作品不能卖两次。

  曹华益是个很执著的人,他不断地给刘静打电话晓之以理:姜文一般不拍电视剧,他只拍电影,而自己只买电视剧版权。他给为难的刘静出了个主意,让她问问姜文的意见。于是,刘静就给姜文打了电话,姜文非常痛快,不但解了刘静的难题,更提出父亲的角色由他来扮演。刘静把这个消息转告给曹华益后,他也喜出望外,当即表示只要姜文肯演,他可以自己执导,也可以由他找人导。姜文推荐了郑晓龙。

  刘静还记得,当时和姜文、郑晓龙三人在一个日本料理店聚餐,谈了人生,也谈了剧本,喝到最后她都不记得是谁买的单。当时的饭局气氛热烈,场面温馨,但因为档期问题,姜文要筹拍《让子弹飞》,郑晓龙也因为其他项目,两人都没参与进这部电视剧。

  虽然没有合作成功,姜文和郑晓龙的热情和痛快,让刘静至今难忘。尤其是姜文,“我吃了他那么多顿饭,但没有帮上人家的忙”,想到这些,她的内心非常不安。刘静说,虽然行业内的规矩是改编版权5年就作废,但只要姜文想拍电影,《父母爱情》永远都先给他拍。

  强对话推动剧情  

  《父母爱情》是刘静写的第一部电视剧。做编剧的机会20年前就有,除了给姜文写电影剧本,倪萍和杨亚洲看了《父母爱情》后,找到刘静希望她能给他们写电视剧本。刘静当时满口答应,“我还毫不客气地吃了人家两顿饭”。但当时的刘静依然沉浸在麻将中,“有心无力”。“交了两集,人家一看,委婉地让我再改一改。”边娱乐边打补丁交出的修改稿没能让对方满意,两稿之后,刘静就不愿意再干了,写电视剧的事暂没了下文。

  2002年,韩国电视剧《澡堂家的男人们》在央视八套播出。刘静原本不喜欢看电视,顶多看一些口述历史、人文纪实类的节目,这部电视剧播出时,好朋友成都军区的作家裘珊珊向她强烈推荐。打开电视看了一集后,刘静冲到街上买了光盘,一口气看完。这部讲述韩国传统大家族故事的电视剧,刘静看了有7遍之多,深被剧中的温情打动,她找来编剧金秀贤的所有作品一一观摩。看完韩剧,刘静喜欢上了韩国文化,也让她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看完韩剧会让人喜欢韩国,而看完国产电视剧就会讨厌中国人?她对这个很不服气,希望写出中国家庭的温情,让人看过中国电视剧喜欢中国人。

  《戎装女人》尚未出版,兰晓龙的爱人就找上门,由她牵线将影视版权卖给了出品《亮剑》的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作家常常自命清高,拒绝写电视剧,刘静也曾有这样的心态。随着儿子出生长大,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电视剧的高稿酬让刘静妥协,主动委婉地提出写《戎装女人》的剧本,但海润的人没接话茬。

  曹华益第二次找来时,除了版权交易,刘静接下了写剧本的任务。曹华益帮忙找了一大堆剧本和电视剧供参考,还给刘静安排了一位编辑。两人商谈了三次,合作就告吹了。那位编辑启发刘静说好的电视剧,要三分钟一小打、五分钟一大打,事件不断才能抓住观众,提高收视率。这与刘静的创作理念严重相悖,她想写温暖的、能感动人的作品。“我写的剧本,即便做不到载德载道,起码也不能载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曹华益又请了《渴望》编剧李晓明来当编辑,刘静把想法“倒给”李晓明,得到的都是鼓励和肯定,剧本创作开始顺风顺水。

  “电视剧也是靠对话推进剧情,对话是我的强项,而且作家对人物的把握、刻画更娴熟。”2010年,刘静花了10个月写《父母爱情》,成稿的每一集都超额完成了合同中规定的场景数和字数。第一次写剧本,刘静想着提供的内容越多越安全,就像做衣服,布越大裁缝剪裁的空间越大。因为是家庭剧,剧本中有很多相似的场景和对话,男女主角郭涛和梅婷都表示台词写得太好,要求导演不要删。

  刘静希望这个剧本能写出一群让人喜欢的中国人,没有利益、没有金钱,没有打作一团,能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网上有个评价说电视剧中的母亲比原著中的母亲温情,因为作者写小说的时候心里有恨,现在心里有爱。刘静对这句话只认同后半句,她说自己心里从来没有恨,无论是成长的父母家庭,还是结婚后自己的家庭,包括身边朋友的家庭都是温暖幸福的。小说中的母亲更冷漠是因为那时的刘静对生活的理解不够,很多事情没有体验,感受不深。虽然在编剧自述中,她更多地把20年前写不出剧本归咎于沉迷麻将上,但这种说法更像是一种戏谑和自嘲,真正的原因是时间不对,“现在时间对了”。

  关于温情的改动,要提到剧中江昌义这个人物。在最初的剧本中,刘静安排他下海发家,在安杰打算开茶楼时投了一笔钱,以施恩者身份出现在这个曾经侮辱过他的人面前。但这样的安排,与“善”的整体氛围不符。“要把人性的恶关起来”,刘静最终舍弃了这个情节。“网上那么多90后、80后看这部剧,说明温暖可以打动各个年龄段的人,人心还是向善的。”

  那些幕后好人

  《父母爱情》让刘静踏入了一个陌生的圈子,她以闯入者的视角看电视圈,并不像传说中的那般“洪水猛兽”——“我遇到的都是好人”。请了很多顿饭让刘静内疚至今的姜文,“忍辱负重”的曹华益,总是笑眯眯的李晓明,文质彬彬的制片人侯鸿亮和“只顾低头拉车、不怎么抬头看路”的导演孔笙,都是刘静在影视圈遇到的好人。

  侯鸿亮、孔笙和刘静是老乡,都是山东人。每次看到他俩的工作状态,那股做得比说得好的实在劲就让刘静有想流泪的冲动。为了真实,剧组花十几万搭了一个上世纪50年代的部队大门。母亲年轻时居住的资本家的小洋楼,内景在北京搭建,房子里的老式摆件还原度让刘静称奇。更让她不可思议的是,剧组竟然在青岛海边搭起了一个部队营院,“由此可以看出山东人的‘傻’了吧?”

  刘静刚开始并不喜欢现在的演员阵容,她在短信上质问曹华益,曹华益保证这个阵容一定会火,并信誓旦旦地说:“这绝不是吹牛!”刘静马上回过去损他:“您吹过的牛,正在我眼前成群结队地狂奔呢。”曹华益没再回复,直到某一次剧组探班,双方才又重归于好。刘静看到了曹华益的不容易,“他就像手里抓了一把金黄色小米的人,一边在前边一点一点地撒,一边嘴上甜言蜜语地咕咕叫。”

  “之前也听说过拖欠稿费的事,但我都没有遇上。”最近她刚交了一个剧本,新剧本讲的是从乡下来的高级干部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的结合。第二个剧本写起来更顺手,仍然是一部喜剧,充满温暖。因为《父母爱情》的成功,刘静在接受邀约时,提高了一点身价,对方一口答应。影视圈的编剧都在抱怨稿酬太低,刘静对自己的身价很满意。写剧本的收入远高于写小说,她开始鼓动自己的作家朋友尝试写电视剧,作家们常常担心写剧本会“毁笔”,刘静“跳槽”后,发现并不会,写电视剧也能很好地塑造人物,而且更简单,因为“省了很多外貌描写”。

热点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

娱乐八卦

美容护肤

情感口述

美体健身

服饰搭配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