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杨德昌、侯孝贤对台湾电影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左起林书宇微博魏德圣钮承泽、九把刀,他们作为新一代台湾导演,为台湾电影注入了新活力。
青春励志片是目前台湾电影唯一拿得出手的招牌,在长期笼罩岛民头上的杨(德昌)侯(孝贤)蔡(明亮)“三座大山”终于在近几年逐渐消退了一些影响力,文艺片的肥大肢端在终于拖垮了台湾电影工业之后终于萎缩,对于由钮承泽、魏德圣领军,林育贤、林书宇、九把刀次第冒出的新一代台湾导演来说,如何能在保存“血脉”前提下为台湾电影注入新的活力?
励志片前奏:没有工业的黑暗前夜
对于他们来说,过去那种不注重、甚至将艺术品质与票房严格对立起来的观念仍存在,这种争论将随着台湾电影逐渐“反攻”回大陆以及香港的过程而更加热闹,并且永远无法达成共识,而另一方面,台湾电影仍然举步维艰,在金钱与艺术业已达成和解的港陆合拍片日益壮大的形势下,一年只有个位数票房口碑双优的片子对于曾经占据华语半壁江山的台湾电影来说实在是太难示人的成绩单。
《喜宴》
《饮食男女》
在这样双重困境的前提下,所谓时势造英雄,反而有一种类型的台湾电影异军突起,就是我们津津乐道的“台式青春励志电影”。以近几年的票房尖兵《海角七号》、《艋舺》、《鸡排英雄》《翻滚吧,阿信》为代表的类型片可谓独立于港片国产片之外的独立军团。
1994年被称为台湾电影“最后辉煌”的年份,《喜宴》、《饮食男女》走向国际,抱得大奖归,但是当时的年轻导演对商业规则的漠视以及政府对好莱坞完全开放的政策,将整个台湾岛的电影商业一步一步缓缓推向深渊,甚至有激进人士称以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为代表的台湾新浪潮影人,就是这个结果的罪魁祸首。随后台湾电影进入了 “无娱乐,无商业,艺术为尊,小成本至上”时代(原文引自《台湾电影衰落启示》,原载《南方日报》2009年12月6日),这几句话精准概括了台湾电影这长达十几年黑暗期的特征。
正如金牌制作人李烈所讲“台湾电影这些年来是没有工业的”。由于持续的低走,电影制作成本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投资受限,很多耗钱的题材没有办法拍,比如武侠、历史、科幻这一类的佳作只能在资金充裕、成熟运作的电影环境下出现。
励志片土壤:文艺腔混搭世俗人情
因此这十几年一直坚持拍片的台湾电影人通常为降低成本考虑,取景于自然或都市、题材多围绕青春,而青春也不外乎叛逆、励志、热血、初恋等题材,另外由于演员培养也跟不上,如桂纶镁、陈柏霖等出道只拍一部电影就能走红的机会也比较稀缺。而直接从相对发达的电视剧产业中挑选演员,像近几年一路走高的阮经天、赵又廷、彭于晏都是从电视盒子逐渐走上大银幕,毕竟不管怎么衰落,电影的艺术地位仍然还是远远高于电视,因此台湾电影巧妙的令他们“助力”关注度的同时,也满足了明星们对提高自身档次的需求,
《第36个故事》就是发生在台北一家咖啡店,很有本土特色,很多电影也反映了台湾电影身上“文艺腔和世俗人情味的巧妙混搭”
另外,台湾文化又是很注重保存本土特色的,时尚作家咪蒙说台北是一座“种文艺腔和世俗人情味的巧妙混搭”的城市,其实这种风格完全可以外括为整个台湾的风格,也是台湾与大陆和香港的最大差别,所以我们在各种各样青春励志片中能看到一间又一间趣味盎然的便利店、小吃店、书店、唱片店,男女主人公青春灵动的身影与时尚前卫的布置相得益彰,街头随便取景都是极有设计感,满足我们忧伤、文艺、智识、纯爱、空虚、磨时间的种种需求。
《艋胛》阳刚的气质对比沉闷、过于艺术的台湾电影,是种新的改变
励志片大行其道还有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目前台湾电影的新生代导演几乎都有点想摆脱前辈导演的意图,比如《单车上路》导演李志蔷就公开说过,“长久以来,台湾的电影已经让人有了一种刻板印象,意即代表:枯燥沉闷、太过艺术、不容易看懂;拍摄的总是灰暗的都市街角、阴沉的场景;甚至连演员都是一贯的老面孔,拍不出新意来。”而励志奋进的题材最不枯燥,容易为人所接受,清新自然的风光代替了阴沉的场景,更要选取俊朗面孔与强壮身体做代言,特别是《艋胛》这种涉及暴力的片子,一具青春肉体中喷涌出来的都是更热更鲜红的血。
展望:只有青春励志是不够的
《海角七号》吹响了台湾电影复苏的号角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碑票房双收
基于以上种种,青春励志片几乎成为台湾电影复苏的不二选择,从2000年《蓝色大门》开始,表达青春迷茫同时又有积极向上元素的类型片逐渐成为台湾电影的代表,经过几年的卧薪尝胆,终于在2008年以魏德圣的《海角七号》吹响了台湾电影复苏的号角。
以魏德圣和钮承泽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影人是在新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又对整体低迷的台湾电影市场有着深刻的体会认识,于他们开始积极探索生存之道“站在观众的角度、讲身边的故事、珍惜投资人的信任,票房口碑都要赢”(引自《这一年,我们看台湾电影》原载《媒体》2011年10月),而今年陆续有《鸡排英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翻滚吧,阿信》等三部口碑票房双收的电影连续出现。
甚至连《赛德克巴莱》这部数年未见的“大片”形态的电影也在今年诞生,焦雄屏(微博)公开受访时称“台湾人对《赛德克巴莱》的认同导致了一些过度狂热的言论……令《赛德克巴莱》成为一个事件”,一部电影可以掀起如此高涨的讨论热潮,甚至令人想到十年前第一部所谓“国产大片”《英雄》(电影版、美剧版)的诞生,虽然目前看来《赛德克巴莱》口碑与票房仍有争议,但不妨将其视作台湾电影复兴的一支前奏曲。
没有文艺情怀是不行,但只有文艺情怀是不够的,一个健康多元的电影产业是应该让《阿凡达》与《断背山》齐飞,斯皮尔伯格共维姆文德斯一色的。台湾电影在历经十几年的炼狱之痛之后,终于迎来了曙光,我们当然会期待更多的《追女孩》和《海角七号》,也期待台湾电影在复苏、振兴的路上能够一如既往的保持它们在华语电影中独树一帜的真实质感。
盘点“励志体”台词
梦想篇:
“我买过车,也买了房子。但从今以后我终于可以说,我买过最贵的东西,是梦想!”——《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只要仰望星空,世界就会变得好大好大。——《星空》
奋斗篇:
“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机会,就要用尽全力”——《翻滚吧,阿信》
“我们都是看不到太阳的那群艰苦人,但是艰苦人也是人,可以没钱。不可以没志气,不能整晚被人端走。”——《鸡排英雄》
自信篇:
“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我还不错哦。” ——《蓝色大门》
“世界上有可以挽回的事和不能挽回的事。而时间的经过就是一件不可挽回的事。已经来到这里了,就不可能回到过去。”——《夏天的尾巴》
坚强篇:
“妈,爸离开的时候,你是怎么活过来的?”“我不知道,就这样活过来了。”——《蓝色大门》
“风往哪里吹,草就必须往哪里倒。我年轻的时候也以为自己是风,等到遍体鳞伤,才知道原来我们都只是微不足道的草。——《艋舺》
爱情篇:
“这容不下爱情的海洋,至少还容得下相思吧”——《海角七号》
“只要够喜欢,就没有办不到的等待。就可以一直靠信仰爱情,坚持下去。”——《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义气篇:
“你们四个为什么找我加入?因为五根手指合起来,才能成为一个拳头!”——《艋舺》
“彩虹桥上我们一起过。”——《赛德克巴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