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老戏骨曾江胡枫骆应钧 齐聚《窃听风云2》

2011/6/28 23:33:22作者:yxlady来源:伊秀娱乐网
骆应钧、曾江、胡枫三位老戏骨此次在《窃听风云2》中来了一次聚会 1978年,胡枫一度暂停电影演出,加盟TVB演出电视剧集与节目,直至1981年才宣告复出。”  毕业后,骆应钧主要参演电视剧,偶尔也在电影中演些小角色。

曾江、胡枫、骆应钧纵横香港电影电视数十载

  对话/魏君子 撰文/阿蒙

  说到纵横香港电影、电视数十载,至今仍热忱投入光影的“老戏骨”们,胡枫、曾江与骆应钧无疑观众最熟悉的几个面孔——由战后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始,至将于今年暑期公映的新片《窃听风云2》,他们在银幕上留下的身影多不胜数,而随着八十年代TVB电视剧轮番引进内地,他们演绎过的经典角色也早已留在观众心中,即使如今不再是电影里最吸引眼球的一群,但每当观众见到他们,心里总会萌生一股无可取代的亲切感,并道一句:“久违了,前辈!”

  年轻时,他们曾各自各精彩,如今或入花甲、或已古稀,对工作、生活的态度与领悟,亦是今非昔比,但每每回首往昔,他们的人生历程,都称得上是一副精彩纷呈的“万花筒”。

  对于这批未曾被遗忘的“老戏骨”而言,多年从影曾有过什么样的难忘经历?如今虽年事已高,他们对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与延续,又有什么样的感触?旧情与往事,一笑风云过,且听三人娓娓道来——

曾江拍戏已经超过55个年头,小角色也愿意接

  【壹】TVB太累?处世心态要豁达

  2009年11月24日下午4时,涉足光影四十载的资深演员陈鸿烈在TVB电视城拍剧期间突发心脏病,当晚便回天乏术,演艺圈内外在哀悼老前辈之余,也不免对TVB多年存在的工作条件、强度与待遇等问题深感担忧。

  一直以来, TVB多数艺员一年往往要演出三至四部剧集,加上多档各种类型的节目、登台,忙碌之甚可谓惊人,过程中双方自是矛盾频生。因此,近年越来越多的小生花旦先后离巢、北上掘金,致艺员阵容星光黯淡;2011年5月,久无起色的工资问题更引发龙套集体罢工,临时演员中介公司与TVB在酬劳问题上又谈不拢,事件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加上拍《72家租客》屡减酬劳、艺员签约多年从不加薪等新闻涌现,TVB更几乎沦为众矢之的!

  在此情形下,中老年艺员的生存与发展便格外受到关注:高压工作与修养生息之间的“厚此薄彼”,至今仍是亟需面对与改善的难题。而作为与TVB合作多年的老功臣,胡枫、曾江与骆应钧对此又有何感触与思考呢?

  骆应钧言道:“我记得当时陈鸿烈手上已经有一部栏目剧(《毕打自己人》)在拍了,等于每天都要开工,同时也有一部30集的长篇剧要赶(《天与地》),要知道前者已经是‘朝九晚七’甚至‘朝九晚八’,但收工之后他还要马上跑到另一厂拍《天与地》,更何况他六十几岁的人,还连续几个月维持这种状态,所以我觉得陈鸿烈发生这样的事,是因为他实在太累了。”

  而作为在台庆期间仍同场演出的老拍档,胡枫也将陈鸿烈的猝死归咎于劳累:“说到辛苦他真是不一般,台庆之前我还见过他,每天都亲自到场排练,非常认真也非常努力,但他的年龄可能承受不住,什么都要做,怎么行呢?”

  莫非陈鸿烈正如外界媒体传言般,在TVB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下活活“累死”?骆应钧却不这么认为:“这么多年来,TVB内部各人员的竞争其实相当大,大量剧集通告对几乎每一位演员来说自我感觉都是很好的,而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往往就是‘TVB芸芸众生中,竟然只有我能接到那么多剧集,证明我很受高层重视!’所以即使工作强度大,他们也乐此不彼。就像陈鸿烈,我听说他在去世之前还专程去找高层,主动提出‘还要多一些工作’,所以他近乎是特别享受这种压力的。”

  陈鸿烈虽离世两年,但其全情投入却有目共睹,曾江对此评价道:“陈鸿烈很努力,虽然他的广东话一直不太好,但直到他去世之前,还要拿着剧本稿子用广东话念对白,所以你看他演的电视剧,都是原声粤语。”但作为年过花甲甚至年入古稀的老前辈,拼命工作却亦绝非唯一出路,因此在曾江身上,“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方为成功兼顾生活与事业的有效途径——

  工作上,曾江拍戏已超过55个年头,但这半世纪以来,他从未放弃过电影事业,即使露脸数分钟的角色也愿意接;生活上,曾江会为一道美食念叨数日,也会手持一盒生煎包与几位影迷从香港电影的荣辱兴衰谈到当今的政经大事,甚至手舞足蹈到忘了吞咽;在香港居住的日子,他又不时与周润发一同上街买菜,且无论发哥或王羽,他都一概以“那小子”作称呼;即使看影碟,向来性情直率的他更会痛骂:“现在到处都找不到正版,因为已经没有正版了!”但面对太太焦姣总花很多钱买看似“正版”的DVD,令他好气又好笑之余也懂得为之着想:“老婆从来只看正版,就当作满足她的心理需要吧,我也不‘揭穿’她。”更有趣的是,曾江甚至乐意当面大谈女人:“我现在国内尤其喜欢跑去戏剧或电影学院,那些女学生多漂亮啊!”……

  对此,胡枫也有同样的心态。曾江对其评价道:“现在每天都可以在电视城看到胡枫,他是从来不推戏的,让他演他就演,没有怨言。”事实上,今日胡枫亦如陈鸿烈,剧集、节目、访谈来者不拒,但为何仍能保持上佳的精神与心态?追根溯源,胡枫则将之归因于心态:“在我这个年龄,何必再带着压力去演戏演电视剧?说红,我50年前已经红过,说名,相信现在很多观众都认得我的脸,我还追求什么?”

胡枫也从不推戏,让他演就演,从没怨言

  【贰】香港VS好莱坞:严谨的工作制度

  ①工会:拍片拥有长期收益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曾江就已加入美国演员工会,若以年份论,更是港星中“进军好莱坞”第一人!但当时好莱坞对东方面孔并无甚兴趣,曾江虽有会员之名却无机遇之实,直至90年代后期,他才陆续得到参演《安娜与国王》、《尖峰时刻2》、《007之择日再死》等好莱坞影片的机会,如今想起,会否感到“吃亏”?

  但曾江看来,好莱坞实质有相当严谨的工作制度,令他在数十年后仍能从中受益。“他们有一个好处就是你让经纪人跟他们谈妥之后,你会得到他们的分红,比如你参与的一部影片若在某家戏院上映、推出DVD或在某家电视台播放,你都能得到一份利润,而通常是每隔三个月演员工会就会寄支票给你,所以虽然我们拿到的数额并不多,可能只占总收益的0﹒03%,但关键是在工作上比较舒服。”

  三年前,曾江又收到来自美国演员工会的另一封信,告知其可领取退休金,“莫说在内地,这在香港都是没出现过的,严格来说,只要你拍了一部好莱坞制作,那么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他们能查到放映记录的,都会将之作为你的酬劳算进去,像周润发可以拿到3%,同样不算高,但都是钱,所以我一直以来从演员工会中得到的钱财并不多,但最重要还是稳定。”

  曾江对此亦算了一笔帐,“演员工会每年都要缴纳会费,但假设我一年拍戏赚了十块钱,那么我的会费可能只需要交两分钱,因为工会不是按固定标准来定演员会费的,他们有计算比例,交多少钱会费就取决你赚多少钱,所以现在你看美国电影工作者不时闹罢工,其实是在为我们的福利着想,这就是现在华语电影需要慢慢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

  ②对白:好莱坞有准备却严格

  上世纪8、90年代,正值香港电影与电视剧百花齐放,演员一天赶两三组戏的情形屡见不鲜,为此更出现“郑九组”、“刘十三”等外号。但由于市场上日新月异的商业需求,拍片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导致准备时间仓促,现场临急上阵,常令演员手忙脚乱、好不着急,骆应钧便是其中一员——

  “以前我拍过一部电视剧,要在里面演日本人,本来剧组安排了一位翻译教我们日语对白,我们并不担心,但后来我发现郑浩南满头大汗地拿着剧本念台词的时候,心里就慌了起来,因为郑浩南本身是懂日语的,他都这么紧张,我怎么办?而且,在香港拍戏,说念不熟要延后拍摄是绝对不可能的,有时甚至是当天入组当天就要让你现场说些你可能从来没听过的语言,但你说不好又会NG很多次惹导演生气,压力特别大,所以那天我就跑去跟导演说:‘能否把我们的戏份放到今晚最后一场才拍,给我们多点时间准备?’虽然导演答应了,但等到晚上,我们还是没法讲好对白,没办法,只有现场弄些‘大字报’出来照着拼音念,拍完之后,大家都被弄得狼狈不堪了。”

  反观好莱坞,拍摄当天才要求演员临场讲外语对白倒是少之又少,曾江对此深有体会:“像当年巩俐和章子怡她们刚去好莱坞英语都不怎样,所以制片方往往提前给她们三个月时间,让她们拿着剧本念熟英文台词,但好莱坞有一点很严格,就是他们愿意在很多方面给你便利,但一旦剧情需要,你就必须保证拍摄当天给他们交出让观众都信服的外语对白,而且不能是配音,要自己原声演绎。”

  然而,曾江在拍摄《安娜与国王》时,却吃了一回好莱坞拍片制度的苦:“我演一个泰国法官,本来剧组想找当地演员,结果后来因为不满意,所以没办法就找我,没想到拍戏之前七天才给我剧本,要求讲泰文,弄得我焦头烂额,差点就说不拍了,因为我一个字都记不住,但既然答应演了就得硬着头皮上,最后我提出一个条件:拍的时候你们用长镜头都可以,但必须在摄影机后面给我挂‘大字报’,用我自己看得懂的拼音写出来,这样我才能演得好。所以当时周润发讲的泰文比我多,他跟我说自己都快累死了!”

骆应钧曾经被对白搞得狼狈不堪

  ③试戏:邀请意向非侮辱经验

  除了对白的难度,东方演员在好莱坞拍片也往往会遭遇另一件令他们倍感尴尬之事:试戏。多年前,在香港影坛被誉为“功夫大师”的刘家良为替《忍者龟》做武术指导飞赴美国,岂料好莱坞制片人却提出让他先试戏,令他霎时大发雷霆,而后,许多演戏经验丰富的东方演员也纷纷因外国人提出试戏而相当不满,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侮辱云云……

  但此现象在曾江看来,却更多是为东方演员的自傲不满:“你凭什么不试戏?试戏其实是好莱坞导演有兴趣邀你演出的‘信号’,但外国人做事一向谨慎,他们虽对你有兴趣,但仍要先看看你是否能胜任,就像我近年也有西片剧本找上门来,但他们都提出要我去试戏,所以很多在美国拍戏的东方演员实在不能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侮辱。”

  ④沟通:布鲁斯南要我飞去伦敦

  在香港拍摄电影或电视剧,谁与谁演对手戏往往是投资方、监制或导演说了算,有时为了卖出好票房,往往不理会双方是否能妥善配合或擦出火花,直接便开出诱人片酬邀其加盟,结果拍片期间演员矛盾频生、冲突不断,效果出来只能说得不偿失。

  然而好莱坞却非如此,在曾江眼里,演员间能否演出成功效果,关键取决于沟通:“当年布鲁斯南拍《007》的时候,他知道我跟他在片里有不少对手戏,所以他跟我说希望我飞来伦敦一趟,跟他进行拍摄前的沟通,而且他也想看看我是不是一个能跟他搭配成功的演员。这就是好莱坞的专业,不像香港有时拍戏就在那自顾自地演,他们是要看周边每一个人跟自己的配合程度。所以东方演员在好莱坞是否能受人青睐,关键看他的水准,毕竟在美国会讲英文的东方演员太多了,有什么稀奇?”

  【叁】齐聚《窃听风云2》:不止为过瘾

   【肆】演艺经历:戏骨是这样炼成的

骆应钧、曾江、胡枫三位老戏骨此次在《窃听风云2》中来了一次聚会

  【叁】齐聚《窃听风云2》:不止为过瘾

  愉悦工作满足自我,是曾江、胡枫、骆应钧加盟《窃听风云2》的动因。 许多观众认为,曾江于《窃听风云2》中再演老大应游刃有余,甚至不需要什么“演技”,仅仅举手投足已有震慑威力云云。但曾江对此却不以为然:“如果只是坐在那什么气场都出来了,我还需要演戏干什么?毕竟我每接一部影片,最重要的就是给导演不一样的风格,希望他们不会停留在我过去的形象和气质上,所以这次拍《窃听风云2》我经常跟两位导演沟通,看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什么,这样演戏才开心。反之像别人说的,我现在不需要演技只要坐着就行,这样的确可以,但我达不到心里的满足感,所以花那么多时间钻研角色,也等于是让自己过瘾。”

  故,《窃听风云2》给了几位老戏骨一次“某程度的过瘾”的机会,骆应钧笑忆:“有一天他要拍一场开枪的戏,一开始我们觉得:糟糕,这次肯定要拍到很晚了!没想到过程却非常顺利,什么都是一条就过,从未NG,拍完之后我们都觉得效果很好,所以我相信大家演这部戏是非常过瘾的。”

  而对演戏带来的过瘾,曾江更直言不讳是来自NG:“我反而很喜欢NG,NG有什么不好的?NG多几次才能让你在下一次演出中多给导演一些东西嘛,而这样也是给我多一些表现的机会。”

  相比之下,胡枫对答应参演《窃听风云2》的原因反而简单,“我偶尔还是想演演戏,因为我之前有好几年都没演过戏了,《七十二家租客》之后也没怎么演,所以这次也当过过瘾。”现实中,胡枫年龄最大,在“四巨头”中同样是资历最老的一位,对于再度出山后演出“老大中的老大”,他又作何感想?“我哪敢给曾江他们当老大,所以压力比虚荣心大。”胡枫打趣地说。

  【肆】演艺历程:戏骨是这样炼成的

曾江当年与雪妮结成银幕情侣,号召力堪比今日的冯绍峰杨幂

  ——曾爷——

  曾江与电影的缘分,得从半世纪前说起:1955年,年仅20岁却无甚演出经验的他就得到在处女作《同林鸟》中演出男主角的机会,而当时妹妹林翠已是在国语片圈中人称“学生情人”的银幕名旦。曾江后来在美国读了几年书回港做建筑师,也恰好遇上妹夫秦剑自立门户,为此他非但出钱成立“国艺影业”做了半个老板,还在公司创业作《大马戏团》中再演男一号,其后片约不断,为赶戏日夜奔波,最红时更试过一年演出十余部影片,既与胡枫、谢贤等一同跻身粤语片著名小生之一,连当时的“万人迷”陈宝珠都跟他合作了大批影片;1966年,《女黑侠木兰花》又让他名气高涨,继而再与雪妮结成“银幕情侣”,号召力堪比今日的冯绍峰与杨幂……

  粤语片一蹶不振后,曾江由于普通话流利,于1972年改拍国语片,名声虽不及粤语片时期那般名头响亮,却也能保证事业发展。直至80年代初,香港电视剧踏入黄金岁月,诸如《家变》、《楚留香》、《网中人》、《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等叫观众应接不暇,1982年,年过不惑的曾江也加入TVB成为基本演员,并陆续接演多部剧集,当中最经典者自属83版《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药师”——非但香港轰动一时,其后该剧引进内地,曾江亦正亦邪的形象与演出更令无数影迷留下深刻印象。

  对此,曾江至今仍坚称83版《射雕》无可取代:“我们那个时候的组合,东南西北中,你还有吗?你再找那几个人出来给我看看!所以那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搭配的问题,你找了一个人跟你演对手戏,可绝对不是你不理他自顾自演就行了,你还要看他跟你配不配,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那个版本的《射雕》都没办法再现!”

  由于《射雕》的巨大成功,曾江在电视圈中的走红程度一度超越电影,同时因气质充满邪霸之气,曾江也往往在剧中饰演戏份吃重的大反派,如《誓不低头》、《我本善良》、《大时代》等,并开始在观众群中赢得“曾爷”之名。

  90年代后期,曾江离开TVB,以“自由身”身份演出电影,在台湾演出偶像剧,也曾跑到亚视拍过几部剧集;今年,除再于《窃听风云2》中饰演“地主会”老大,也刚在杭州拍完徐立功的新片《饮食男女2:好远又好近》,忙得不亦乐乎,更何况他至今仍渴望挑战全新角色,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典型写照。

胡枫在影视中的形象都很让人有亲切感

  ——修哥——

  胡枫,原名胡继修,人称“修哥”。从大银幕再到小荧幕,经历香港电影工业由百花齐放至夕阳西下的高低起伏,胡枫的演艺生涯本身就是一册精彩纷呈的光影史记:从1953年考入“大成影片公司”,凭处女作《男人心》一炮而红开始,直到粤语片退出历史舞台,其个人作品以数百计,连曾江在他面前也自愧不如:“若把《窃听风云2》算进去,我至今影片当然不止200部,但胡枫拍过的片子绝对超过400部。”

  1960年,胡枫参演了对他演艺生涯有重要影响的一部作品《难兄难弟》,“周日清”自此深入民心之余,更令其粤语片当红小生地位得到巩固。时至今日,胡枫谈起《难兄难弟》,仍流露出对导演秦剑的赞赏:“我拍粤语片这么多年,秦剑差不多是最出色的一位导演,他是那个年代的天才!”

  由于《难兄难弟》的诞生,银幕上正直善良的胡枫与油头粉面的谢贤在长达半世纪后仍被称为香港男人性格的代表,但胡枫对此却只是淡然一句:“这些都是表演罢了,当年我只是演出一种源自社会的形象,并不完全代表我自己。”

  岂料,60年代后期由于国语片大量进驻香港影坛,粤语片的“粗制滥造”反遭诟病,致使地位滑落、产量不济——低迷时期,粤语片卖埠的价钱为20万港元一部,此价钱仅为国语片的1/5;踏入70年代,粤语片在市场上更是彻底溃败,直至1973年凭《七十二家房客》重振之前,几乎呈现停产状态!

  在此期间,大量粤语片演员与导演为生计纷纷转投国语片阵营,胡枫却未惧地位不保,坚持拍摄粤语片,而翻阅其作品年表,更几乎未见其参演过国语片的经历,堪称粤语片“信徒”!“其实粤语片也好,国语片也好,都是配音的,没有什么分别,更重要的是,粤语片和国语片都是电影,只要用心去拍就好。”胡枫谈起当年选择,仍是无悔。

  1978年,胡枫一度暂停电影演出,加盟TVB演出电视剧集与节目,直至1981年才宣告复出。但作为昔日作为粤语片最长寿的小生之一,他加入TVB后在数百部剧集中却只属演出配角居多,角色也多为慈父、师傅或善良前辈,在观众看来更从来是“亲切感”胜过“出风头”。

  这绝非胡枫运气不佳遭人冷落,反倒是取决于他心境坦然,一方面未刻意追求在剧中饰演要角,另一方面又以充当“绿叶”与“甘草”为乐,数十年如一日。“TVB再怎么变我都不管,我只知道有工作就去做,而且要全情投入,而且我现在完全没有压力,演戏图的就是快乐。”

  面对人生无常的生老病死,胡枫也同样看得很开:“生死未必注定,人的命运终究把握在自己手里,即使我曾失落困苦,却并不意味着老天要收我,反而对我来说,人生在世,将一切都看开、看透才是最重要的。”

骆应钧曾两度饰演“黄药师”,令观众对他念念不忘

  ——骆应钧——

  1973年,邵氏电影公司风头仍劲,每年都吸引众多新人报名入行,时年20岁的骆应钧便是一例:“当时我考入邵氏演员训练班,但记得9月1日上课,邵氏却在8月底就跟我签约做基本演员,我很奇怪:既然做了演员为什么还要去上课?结果开班后我每天都没去。”

  但一年过去,骆应钧只能演些“路人甲乙”的龙套,“工作量一直不多,结果邵氏就将我跟他们签的几年合约解了,我很生气,因为我当时根本不想解约,完全是邵氏单方面把我‘抛弃’了!结果问了一些懂法律的人,他们说是因为我签约时年龄不够,他们是有权提出解约的。”

  兜兜转转,1974年骆应钧又考入TVB第五期艺员训练班,与关锦鹏、韦以茵等成为同学。然而,那期训练班却有一个并不“光彩”的主题:招考小人物。“当时TVB有一个政策,为电视剧找一些演小人物的演员,所以招的也是一些长相不太好看的新人,反而有小生相和花旦相的都被拒之门外了。”

  毕业后,骆应钧主要参演电视剧,偶尔也在电影中演些小角色。直至90年代初,在TVB停留三四线多年的他才终于享受到成名的滋味:《壹号皇庭》系列的“周文彬”一角是为起始,而后在94版《射雕英雄传》与95版《神雕侠侣》中两度饰演“黄药师”,又让两地观众对他过目不忘。时至今日,骆应钧仍会指着曾江说:“在TVB这么多年,曾江演过的一些角色我都有演,他是83版黄药师,我是94版黄药师,他是86版金毛狮王,我是01版金毛狮王。”

  如今,骆应钧仍坚守TVB默默耕耘,偶尔参与几部电影,对他来说同样其乐无穷。虽然他未曾大红大紫,但知足之心已令他倍感满足,“我喜欢做演员,每天都享受它带给我的喜悦,已经足够,我到了这个年龄,去幻想某天能有多红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始终在做我自己。”(阿蒙)

热点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

娱乐八卦

美容护肤

情感口述

美体健身

服饰搭配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