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晚,记者采访了这部小说的播讲者、78 岁高龄的老艺术家曹灿先生用声音塑造一个义匪小说《桥隆飙》是1979年底开始播出的。” 其实,播音员只是曹灿的兼职,他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话剧演员,所有的广播节目都是他在业余时间录制的。
本报记者 陈巨慧
电视剧《桥隆飙》正在山东荧屏热播。对于桥隆飙的故事,很多40岁以上的人并不陌生。曲波先生创作的这部经典长篇小说,曾被演绎成连环画、评书、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广为流传,而其中让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说连播》节目播讲的《桥隆飙》。10月9日晚,记者采访了这部小说的播讲者、78 岁高龄的老艺术家曹灿先生用声音塑造一个义匪小说《桥隆飙》是1979年底开始播出的。
回想起30多年前播讲《桥隆飙》时的情景,曹灿侃侃而谈:“播讲小说,要用声音塑造人物形象。通过阅读小说,我了解到桥隆飙是积极参加抗日、嫉恶如仇的义匪,他不是那种***猾的土匪,也不是那种非常恶毒的土匪。因此,在演绎这个人物的时候,我用的是粗犷而正义的声音,没有像以往塑造土匪那样使用太过流气的语调。”
在曹灿的印象里,他播讲的《桥隆飙》当时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一到中午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听。尽管大家都爱听,但在曹灿播过的四五十部小说中,《 桥隆飙》并不是他最满意的作品。“大家喜欢听《桥隆飙》,更多的是因为这部小说的情节比较吸引人。当时《小说连播》复播不久,在演播技巧上还不是很成熟,没有做到游刃有余。《小说连播》真正的高峰是在上世纪80年代。”
播音员只是兼职
“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这句清亮的童声开场白,是很多人童年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从 1956年9月4日,《小喇叭》正式开播起,每天下午4点起,全国的城市、乡村,无数台收音机和当年遍布街头的高音喇叭,都会传出曹灿叔叔讲故事的声音,并且这“曹灿叔叔”一喊就喊了50 多年。曹灿告诉记者:“我喜欢《小喇叭》,喜欢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因为我特别喜欢孩子。尤其是收到小朋友的来信,看到小朋友告诉我他们又改正了哪些缺点,我就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特别高兴。”
其实,播音员只是曹灿的兼职,他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话剧演员,所有的广播节目都是他在业余时间录制的。能成为播音员,对曹灿来说也是个意外:“我是江苏人,普通话不是很标准,话剧演员又对台词的要求很高,我就经常练习朗诵,后来也经常到一些学校、机关演出。在一次演出中,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领导发现了,于是成了一名客串的播音员。”
个子小的“福气”
作为播音员,曹灿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但作为专业演员的他,最喜爱的还是演戏。由于个子矮,曹灿之前在剧团里只能跑龙套,直到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剧院急需将雷锋形象搬上舞台,身高只有1.62米的曹灿才被挑中演雷锋,此后个子小便带给了他更多的“福气”。
1979年,电影《拔哥的故事》开拍,曹灿成为荧屏上最早的“邓小平”,之后又在话剧《 开荒牛的迪斯科节奏》、《流放中的回忆》、《小平,您好!》,电影《你好,太平洋!》,电视剧《千里跃进大别山》、《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东方巨人》等作品里,将邓小平这一伟人形象演绎得惟妙惟肖。演邓小平要做到形神兼备并不容易,这也让曹灿下了不少工夫。“我从电台找到邓小平讲话的录音,模仿他说四川话;找来邓小平接见活动以及接受采访的电视新闻录像,琢磨他的言行举止;也通过采访邓小平身边的工作人员,了解把握他的性格特点。”而对曹灿最有帮助的是获准参加小平同志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的现场采访。现场对邓小平的观察,让曹灿感受到了邓小平的人格魅力,使他受益匪浅。
谈到现在的生活,曹灿说自己年龄大了,最大的希望是开开心心地享受生活,但他还是会抽时间给学生们上朗诵课,毕竟孩子是未来的希望。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