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是当今学校教育中一个相当敏感的问题,亦是时下学校管理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当前,中学生早恋现象呈上升趋势。从早恋的个体来看,多数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但也有成绩优秀的学生。中学时代,特别是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出现“早恋”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中学生谈恋爱的比例已高达80 %,笔者曾于2006年4月对本校1862名在校中学生作过问卷形式的调查,从对回收的1532份问卷统计来看,在校中学生约有42%是早恋的或曾经有过早恋经验的,其中经常因为“朝思暮想”由此感到“烦躁不安,吃不下、睡不好”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的约占69%!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会产生种种心理的病态反应。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社会化问题。
早恋,就是过早地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由于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通常我们把中学生出现恋爱关系的行为或现象均称之为早恋。有时我们也把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同于正常的异***往行为或现象称之为早恋。
对于我们的广大中学教师、家长和学生来说如雷贯耳的“早恋”概念,其实是一个不科学的概念。我们印象中“早恋”的种种罪恶,不过是人为地给中学生之间的一些正常现象贴上了“早恋”标签,然后我们再对这些被我们贴上“早恋”标签的现象高度恐惧,进而使我们采取不恰当的应对措施而导致的。在我们今后的教育中,对传统用“早恋”描述的现象,如果用其他一些中性概念代替的话,会更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对待这些现象,会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中学阶段,男女生的第二性征已充分显露出来:男生喉结突出,胡须如小草蓬勃而出,长成肩宽体壮的“男子汉”;女生声调变得尖细,胸、肩、臀部趋于丰满,出落成漂亮的姑娘。生理上进入到“英俊少年哪个不钟情?妙龄少女哪个不怀春?”的年龄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非常希望获得异性的肯定、欣赏、甚至爱慕。男生在女生面前高谈阔论,刻意显示;女生注重穿衣打扮,在意男生对自己的评价,表面羞涩,内心得意于男生的“回头率”。往往易对一个特定的异性产生好感,极易由异性友谊发展成“早恋”。据日本总理府青少年政策总部(1981年)研究发现,80%的中学生有过接吻欲的体验。在这种身体发展客观状况下。“早恋”是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男女生更多的是欣赏对方的外表、个性。而绝少考虑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实力,少具功利性,而更多的是一种纯洁的情感。
变异性——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少年之间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差异性——中学生的早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很公开,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俨然像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从人际关系来看,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有的则关系发展的很深,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在年龄喜好上,女孩儿喜欢比自己年龄大的、比较成熟的男性。在年龄相当时,多半是女孩儿采取主动。男孩儿喜欢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儿,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