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古诗形容的正是家庭不和睦的情况。而古诗词中的《氓》“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古诗形容的正是家庭不和睦的情况。而古诗词中的《氓》“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也是形容家庭不和睦的状况。
一个家庭不和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意见不合以及因此产生的争吵;二是因为矛盾升级而产生的肢体冲突甚至离婚。
夫妻之间为什么会有矛盾那?原因展开讲有很多,但合起来讲只有一点,那就是本位思考。事实上本位思考也是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在家庭当中,每个人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会肯定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矛盾冲突的矛头自然指向了对方。两个人在吵架的时候,说的都是自己的理,都在指责对方。从来没有看到过双方在吵架的时候说的都是对方的理,在指责自己,那样的吵架是没办法继续的。
当我们本位思考的时候,我们会认为所做的每件事都是正确的,或者说都是被肯定的。不巧的是对方也是这么认为的。当发生矛盾的时候,双方就开始为自己寻求各种理论依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否定和指责对方。
例如:妻子做的晚饭多放了些盐,丈夫就会本位思考的说妻子盐放多了,妻子同样本位思考的指责丈夫从来不做饭,还有这么多毛病。丈夫会立即寻找可以证明自己正确的论据:我每天要工作多么辛苦……而妻子当然不甘示弱,也为自己找来论据:你辛苦,我轻松了?我也要上班,而且要洗衣服、做饭、带孩子、收拾屋子,你整天出去花天酒地,家里的事你什么时候管过?丈夫会再找论据:我出去喝酒、吃饭,还不是为了这个家,现在这个社会没有朋友,什么事吃得开?妻子不甘示弱:说的好听,我看你就是喜欢陪酒的小姐……
我举这个例子是要和大家分析,矛盾是怎样被逐步激发变大的。盐放多了这件事仅仅是一个诱因,生活中这样的诱因比比皆是。真正导致这次冲突的原因是两个人都在用本位思考的方式考虑问题。如果丈夫能够换位思考,就会想到妻子做菜的辛苦,因而说几句关心的话。如果妻子能够换位思考,就会体谅丈夫工作的劳累,并且承认自己的错误,冲突也就自然消失于无形。
因为两个人都在用本位思考,所以吵架的时候都想要证明自己而想否定对方。对方越否定自己,自己就越生气,更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冲突就是在这种争吵中螺旋式的上升,愈演愈烈。
而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同样存在本位思考的问题。父母总是觉得孩子学习还不够努力,成绩还不够理想,于是不断的给孩子施加压力,愚蠢的认为给孩子施加压力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孩子同样会因为本位思考而贪玩、不听话、学习不努力。
所以,想要家庭和睦,唯一的办法就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够换位思考。考虑问题的时候,首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一下,然后再决定接下来的事情。
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一定要教会子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考虑,道理很简单,你为别人考虑,别人也会为你考虑。为对方考虑,其实也就是为自己减少阻力。
上面说了一下家庭不和睦的原因和保持家庭和睦的方法,下面说一下家庭不和睦对子女的危害:
一、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争吵、不和谐氛围的家庭中,他就学会了和别人争吵。而且他考虑问题的时候,永远看到的都是对方的缺点。在他的世界,永远都是别人对不起他,而且对不起他的人无处不在。
二、如果父母经常肢体冲突,孩子会陷入恐惧和无助之中,形成心理障碍。
三、如果冲突导致了夫妻最终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少年犯都来自单亲家庭或者父母对孩子不怎么关心的家庭。父母离婚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有时候是终身的,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活在父母离异的阴影下而无法解脱。
四、父母观点的不一致,导致孩子无所适从。
五、家庭不和睦会导致孩子对生活失去兴趣。因为孩子之后得到充足的爱才会热爱生活,一个不和睦的家庭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爱,也因此对生活失去兴趣。
夫妻之间尽量不要吵架,如果一定要吵架的话,请尽量避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