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逼婚大战将再次开幕。谈朋友了吗?啥时结婚?为什么还不要孩子!你看谁谁谁,跟你一样大已经当爸/妈了!……如此种种,可能很多人已经经历过不止一轮。各位机智的小伙伴们,有没有想好今年要怎么应付过去啊?
春节逼婚大战再次开幕,反逼婚攻略助你过年关
为什么他们爱逼婚?
各种逼婚之所以形成亲情压力,主要是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导致的代沟差距。一者,尊重个人隐私等源起西方的价值观在中国开始流行,不少年轻人都视年龄、婚否等为个人隐私,但年长一些的亲戚却不这么认为,容易产生矛盾。二者,被逼婚者多是打拼在外、春节回家一族,平时跟在老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也没什么共同话题,聊无可聊只能逼婚。三者,也跟地域差异有关系,北上广等大城市生活节奏快,交往圈子小,结婚生子的速度相对内地小城镇往往慢很多,甚至不婚族、认为养宠物好过养孩子的人也有不少。但在一些内地小城镇,超过30岁不结婚简直就是罪大恶极,成为方圆几里八卦的新闻人物,这股舆论压力让人不堪重负。
年轻人为什么没有能力反逼婚?
逼婚背后的价值观从来都在,一是到了一定年龄就得赶紧结婚,二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要遂父母心愿。但过去不会有逼婚的社会现象,是因为多数人都遵循了这两种价值,不会和父母有那么多冲突。从这个角度说,逼婚是时代转变,代际间观念开始分裂和矛盾的结果。父母一代仍以传统生活模式规制下一代,而年轻人开始在观念上不以为然,行为上不顺应,于是才有逼婚。
然而年轻人仍处在被动的位置上,因为社会、父母乃至他们自己,都仍然相信父母的家庭权威,虽然这种权威往往是以爱护、关怀乃至示弱的方式施行的,在这种权威之下,下一代总是被当作未成年人一般对待,不予独立平等的人格地位,即使他们早已成年。如果年轻人不再信服父母的权威,代际间温柔的压迫就只能让步,但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反“逼婚”八大招:先发制人 祸水东引
以下是记者总结的一些“逼婚”与“反逼婚”招数,其中部分招数“伤害值”过高,使用须谨慎……
春节逼婚大战再次开幕,反逼婚攻略助你过年关
家长招数
狮子吼
自己的话孩子没记在心上?没关系,再讲个十几二十遍,不行就百遍千遍。苦口婆心、见缝插针、举一反三、喋喋不休……“你们公司有看上眼的男同事吗?”“你到底打算什么时候结婚?”“你年纪不小了,越大选择范围越窄,以后怎么办?”“你喜欢啥样的,要我帮你去周围问问吗?”总之,不达目的不罢休。
泰山压顶
有些“熊孩子”可不好对付,煽情、落泪、哀求,四处奔波安排相亲都没作用,必须来硬的:断其口粮、饿其体肤、绝其房贷车贷,有啥狠招出啥狠招。当然,像“再不找对象就断绝关系”这样的终极大招,千万不要轻易就祭出来,用多了会给“熊孩子”们增强免疫力的。
乾坤一掷
在父母与子女漫长的逼婚大战中,利诱可谓是最有吸引力的手段。组建新家庭就给房送车,有几个靠微薄工资度日的人能拒绝?这样做,不仅增加孩子婚恋动力,还增加了孩子寻找对象的成功率。毕竟,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有稳定的住所,有代步的车子,也是安静生活的基础。
夺命连环剑
一招降不住?不如出点连环杀手。对一些不惧怕威胁,也对引诱不感冒的熊孩子来说,往往回归“寻常路”反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一哭二闹三上吊”听起来很普通,但恰恰是普通之处见真谛。兵不厌诈,只要招数有效,又何尝不可?
隔山打牛
口水已说干,唠叨已词穷,子女反而越来越抵触。这怎么办?很多父母搓揉着花白的头发开始发微博、发微信,“剩男女是怎样形成的”“30岁前年轻人要完成的10件事”“这样的男人不能嫁”,这样的心灵鸡汤,有时间就转发给子女,也许哪天上厕所时,就将成为他们的读物。潜移默化,胜过千言万语啊。
声东击西
在过去20-30年的相处中,相信作为父母的你,已不知多少次使用这招。“隔壁家的孩子”,这个大招的杀伤力也非同小可。咱也不说孩子如何,就夸赞别人:“小文啊,我昨天买菜时,看到你同学小陈都有两个孩子了,还是双胞胎呢,多可爱”“小青,你以前的男朋友结婚几年了?”……这藏在绵里的针,绝对会戳中熊孩子要害的。
摧心掌
此招从古至今都被视作决胜招数之一。通常以自己作为案例(可正面可反面),回忆婚姻史和感情史,激励或警醒熊孩子。这招的重点是,一定要声情并茂。说到重点时,什么“声泪俱下”“柔肠寸断”都可以搬出来,以此激发熊孩子的崇拜和同情,最终达到逼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