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服饰的特点 男女着装的区别你知多少

2015/11/22 20:11:58作者:K-zhanga…来源:伊秀服饰网
东乡族的服饰与回族有相似之处,但其特点也颇为明显。男子多戴平顶的无檐帽,有黑、白两色,穿白衬衣,外套黑坎肩,穿青蓝色裤。冬季穿羊皮袄,不挂布面。

东乡族是中国甘肃省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民俗十分悠久,融合发展了多方文化,形成了今天的东乡族。
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乡族地区位于甘肃省的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

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该民族自称“撒尔塔”(Sarta)。是以撒尔塔人为主,融合当地汉、蒙古族等逐渐形成的。撒尔塔原始意思为“商贾”,指定居于中亚一带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主要有突厥人、塔吉克人、波斯人,统称为色目人。东乡族的来源和形成,一度观点颇为分歧。其中蒙古人为主说,早在明末清初时期,东乡族人民积极参加了以米刺英、丁国栋为首的农民起义。由于民族形成的特殊环境,所以东乡族形成时,其社会结构即为社会制度。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乡语的词汇中,汉语借词较多,也有不少突厥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东乡族至今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如今使用的是汉文,绝大部分群众懂汉语。

东乡族的服饰与回族有相似之处,但其特点也颇为明显。男子多戴平顶的无檐帽,有黑、白两色,穿白衬衣,外套黑坎肩,穿青蓝色裤,老年人则以黑、灰、白为上。冬季穿羊皮袄,不挂布面。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东乡族的服饰也在发生变化,向大众化发展,年轻人爱穿新式时装,旧时的一些服饰渐渐消失。

东乡族的服饰与回族服饰有相似之处,但其特点也颇为明显。东乡族妇女上穿有“假袖”的上衣,下穿“过美”花裙,足登木底高跟绣花鞋。男子则穿宽大长袍,束腰带、挂腰刀,与蒙古族男子装束相似。近几十年,东乡族在服饰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头饰上,即青少年妇女戴绿色盖头,中年妇女戴青色盖头,老年妇女戴白色盖头。男子喜欢头戴“号帽”,“号帽”是一种平顶无檐软帽,有黑、白两色,多用布缝制而成。[2]  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因而新娘服饰的符号特征尤为醒目。东乡族妇女从少女成为新妇,服饰的变化往往十分明显。如“盖头”的颜色是区分东乡族妇女年龄以及婚否的重要标志。
东乡族男子多穿宽大长袍,束腰带,挂腰刀、烟荷包。妇女多穿圆领、大襟、宽袖的绣花上装。下穿套裤,裤筒后面开小衩,裤筒、裤脚有镶或绣的花边。喜庆节日则穿绣花裙,绣花鞋。男子戴平顶无檐白、黑软帽。妇女在家戴绣着花纹的便帽,外出戴遮住全部头发的丝绸盖头。少女和新婚者戴绿色,婚后及中年妇女戴黑色,老年妇女戴白色。妇女的首饰以银制耳环及手镯、玛瑙珠子为主。

东乡族是由多个民族融合而成的,其服饰必然会受到多种来源的影响。东乡族至今仍保留着不少古代游牧民族的传统和生活习惯,其服饰中也保留着过去老年妇女头戴的名为“脑帽”的帽子。其式样是蒙古族的敖包似的高筒,顶端合拢,后面再做一个圆扇。东乡族男青年喜欢系一种两边窄细,中间宽大、有囊可装钱物的绣花腰饰。这种腰饰被称为“鞑子花腰带”或“鞑子花裤带”,也源于蒙古族。
东乡族服饰也反映了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等级差别和一些特殊的财产观念。伊斯兰教众多的社会伦理规范中最首要的一条规定,就是人人平等。伊斯兰教反对人们通过穿着豪华名贵的服饰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表现自己的高贵。因此,东乡族服饰中不崇尚贵重华丽的服饰,不虚荣、不炫耀,穿着应尽量普通化、大众化,这是平等观念在服饰中的一种体现。

热点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

娱乐八卦

美容护肤

情感口述

美体健身

服饰搭配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