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超紧身旗袍装 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

2015/11/26 14:12:50作者:L-gaomia…来源:伊秀服饰网
丰满紧身旗袍美女穿的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

丰满紧身旗袍美女穿的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 “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事实上,以当时上海的新闻界对社会现象敏感程度,一种新式样的风行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于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的出现提供了佐证。在作为旧帝都的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24]  。因此,将旗袍流行的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当为合理。

样式变迁
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样式变化多且非常丰富。旗袍的襟、领、袖、裙摆等部位风格别样:襟有圆襟、方襟、长襟等;领有上海领、元宝领、低领等;袖子有长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还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镶、绣、滚、荡各种纹样,十分别致;裙摆除了长短变化,还增加了鱼尾形、波浪形等裙摆款式。
领型起伏
中国旗袍的领式经历了交领、矩领、直领、盘领、圆领、立领等变化。
旗袍的领型花样百出,领的高度先高后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领风气之先,流行起“元宝领”,领高可直抵腭下,继而至耳,拢住下巴,美化了脸型。旗袍的领型由高到低,低领成为流行趋势,并慢慢向无领发展,女学生爱穿无领旗袍,因为样式新颖、俏皮,引得社会上的其它女性也纷纷效仿。
旗袍的领型有元宝领、圆领、方领、低领、凤仙领等,还有水滴领、V字领、连立领等款式。为了保证旗袍的领时硬挺的,师傅用浆糊将白布浆硬,放入领内,有些高级面料制成的旗袍,在低于领口处,手工缝上一条刮浆白棉布,便于拆洗。
开襟方式
中国袍服从商、周开始就习惯使用开襟形式,而且大多是右衽。
旗袍衣襟的款式多种多样,包括单襟、双襟、斜襟、直襟、曲襟、琵琶襟、中长襟、如意襟、大圆襟、双圆襟等。在制作旗袍上,双襟比单襟复杂,双襟旗袍在视觉上更显美观、高贵。
袖型变化
旗袍袖型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型、窄袖型、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等。
袖型的花样常随潮流而变化,时而流行长袖,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袖,短至露肘,这些都体现了女性对美的孜孜以求。
20世纪20年代,旗袍袖子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倒大袖的出现,袖长至肘部,呈喇叭状,袖口滚镶锯齿形、波浪形、线香形的边,或是衬着白色蕾丝花边。在1927年的北洋画报上,曾刊登了一幅时装插画,画面上的女子已经穿起时装化的倒大袖旗袍,腰身略宽松,面料华美。

到了20世纪30、40年代,旗袍收腰明显,展现出女性玲珑有致的曲线,袖子时而细长,长过手腕,时而短至肘部,甚至有的袖长至肩下两寸,还有一些旗袍直接省去袖子。袖子在装饰上求新求异,出现了荷叶袖、开衩袖、镶蕾丝袖等款式。

裙摆飞飞
旗袍的裙摆有宽摆、直摆、A字摆、礼服摆、鱼尾摆、前短后长、锯齿摆等。
裙摆的变化与旗袍腰身的变化有着紧密关系。清代满族女子的旗袍不分上下,一件通身,长过脚踝,腰线较高,裙摆又宽又长,遮盖了女性的曲线美。随着旗袍腰身的变窄,裙摆也变得平直。
20世纪初期,旗袍的裙摆悄然发生了变化,透过老照片和老广告可以察觉到旗袍的裙摆变短了,鞋子甚至小腿都露在裙摆外面。
20世纪20年代,上海流行起一款新式旗袍,类似无袖的马甲,罩在短袄外,后来长马甲与小短袄合成一件,长至腿部,大袖口,造型仍是直线型,腰线较低,曲线不明显,下摆至膝。
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流行短旗袍,下摆稍过膝盖,裙摆收紧,凸显出腰部曲线。20世纪30年代中期,来自欧美的高跟鞋开始与旗袍搭配,改变了旗袍的流行风尚,裙摆渐渐加长,精巧的高跟鞋更增加了旗袍的美感,使女性身材更显纤细袖长、性感动人。随着旗袍下摆加长,开衩也越来越高。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一些自省自觉的女子开始提倡低开衩,开衩仅到小腿,裙长也
发展到了极致,盖住了双脚,裙边及地,被笑称“扫地旗袍”。
抗战爆发后,各界女性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为了行动方便,裙摆逐渐变短,开衩也逐渐升高。
20世纪80年代,无论是在国际时装舞台,还是日常工作和生活,旗袍以多变的姿态展现着女性美,演绎着别样的东方风情。

热点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

娱乐八卦

美容护肤

情感口述

美体健身

服饰搭配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