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裤,就是秋天穿的裤子,实际上是气温比较冷时候穿在外裤里面用来保暖用的舒适贴身的长裤。时尚界对秋裤到底该不该穿,也是由于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态度忽左忽右。
秋裤,就是秋天穿的裤子,实际上是气温比较冷时候穿在外裤里面用来保暖用的舒适贴身的长裤。一般在秋天天气转凉时,穿一条单裤不够保暖,就在裤子里面再添加一条贴身的裤子,所以就叫秋裤,为北方词汇。在淮河以南地区叫作棉毛裤,有些地方又叫衬裤。秋裤属于内衣类,不能外穿出门。秋裤的起源是北美大陆,最早取得秋裤设计专利的,秋裤问世之初也不是一帆风顺,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军采购的主要内衣之一是叫做“连衫裤”的东西——这种上下身全包住,手脚腕口都紧收的衣服其实等于是秋衣与秋裤的合体。不了解连衫裤的人也许会为使用者执行正常生理功能捏一把汗,但这种久经考验的衣服显然考虑周全,体贴又安心。虽说秋裤在欧美国家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欧美各国成年人(包括日本和韩国)却越来越少的穿秋裤,究其原因有三:首先是不必要。由于欧美各国对空调暖气的普及以及石油燃料的大量使用,人的生活环境里的温度已经很舒适,秋裤也就不再必要了。即使是北方的冬天,穿一双长 靴,套长可及膝的外套,人就足以应付在建筑物与汽车之间的短暂步行,这种着装也便于在冷热交替的环境里穿脱调整,已经成了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其次是不舒服。至于说是哪里不舒服,见仁见智。比如有人认为,这秋裤本质是“长内裤”,内裤双穿,岂不难受?也有人说秋裤穿上之后两腿感觉“怪异”,人类 腿毛生长方向是向下的,而紧绷的秋裤穿着时方向是向上逆毛发方向而行——禽兽尚喜顺毛捋,况人类乎?这第二条更适用于白人男性,其毛发浓密,又不像欧美女 性那样热衷去毛,所以他们穿上秋裤的感觉大概就像秋裤套在毛裤外面。第三是“不美观”。
今天在欧美各国提到秋裤,他们的第一反应多半是农民、邮递员、囚犯等,从“衣着品位”角度出发,就有不少人想和秋裤划清界限。秋裤对中国人来说冬天必不可少的衣服。它是一种御寒的衬裤,套在内裤与外裤之间。以北方的节气而论,一般立秋之后,寒露之前便要穿上它了。至迟到立冬,如果再不穿的话,按老理,基本就属于“作死”了。不仅如此,很多人小时候,冬天棉毛裤是要穿两条的。甚至仍嫌不够,外面还要再套上一条毛线编织的毛裤才算保险。生于上世纪70年代及之前的人都知道,那时个个都是秋裤党,男女老少无一例外,一条秋裤一年穿三季,基本是穿出了毛球,继续穿,洗出了毛球,继续洗,直到把毛球穿掉、洗掉,接着还要穿,穿得很矢志不渝,也很无可奈何。
80后一代小时候穿的大多都是碎花的秋裤,好像穿了好久,怎么穿都不烂,而且怎么穿都不短。后来到了初中,秋裤的款式得以演变,秋裤就变成运动式的,男生穿深蓝色或者草绿色,女生穿紫色或者红色,裤腿和袖子上都无一例外地缝着两道白条。这种秋裤多是腈纶的,好洗快干,但是秋冬季干燥的时候,穿上就会起静电,一脱衣服就“哔啵”乱响,还带着轻微的“电”光,碰哪里都会轻微地“噼啪”一下,被“电”到。那时的秋裤,俨然就是生活必需品。以往,时尚界对秋裤到底该不该穿,也是由于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态度忽左忽右,形势十分不明朗,比忽高忽低的股市行情还难捉摸,叫许多跟风的潮男潮女无以适从,不知道到底该穿还是不该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