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指唐代服装,为古代服饰系统中一种款式,特征是圆领、对襟、系带、扣子。代表有齐胸襦裙、唐圆领袍、交领襦裙等。
其中主要设计元素如下:立领、对襟、盘扣、对襟。立领,起源于明代竖领,后来随着小冰河时期的降临,起先用于女装,后男装也使用立领。
盘扣,起源于宋代末年。也称为盘纽,盘扣由古代中国汉族而发明的,并且宋代汉服已有使用,江西德安的南宋墓中出土的印金罗襟折枝花纹罗衫(褙子)就以盘扣系结,最初只用于女装常服。盘扣成为中国民族服饰的代表性部件之一。可称得上是中国传统的一个符号。盘花扣是古老中国结的一种,是中国人对服装认识演变的缩影。我国古代用长长的衣带来束缚宽松的衣服,元明以后,渐渐用盘扣来连接衣襟,用布条盘织成各种花样,称为盘花。盘花的题材都选取具有浓郁民族情趣和吉祥意义的图案。
箭袖,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习从北方民族。与满清马褂的马蹄袖区别很大。
对襟,因两襟对开,纽扣在胸前正中,故称。
基于以上元素,又在此基础上汲取了民国国服中山装的特征。
唐朝服装不但有汉族服饰,还包括西域胡服、少数民族服装、艺术装等不符合古代唐装体系的服装。一种是传统的襦,裙装,这种风格一般流行在初唐时期,基本上是沿袭了自东汉以来华夏妇女传统的上衣下裳制。人们总说到的衣裳二字,其实衣是衣,裳是裳,衣是上身穿的,裳其实是指现代所说的裙子,衣与裳分开。这种妇女的服饰不是连衣,而是分两截的穿法一直延续到明末。上衣的穿法基本上是右衽交领或对襟系上带结,下面的裙子围起来系上长长的裙带,上衣或者掖里面或者自然的松散着,后来这种松散的上衣不断加长,一直覆到膝盖部,就后来发展成了明代的褙子。
外面直接套上罩衫,罩衫一般都很华丽,基本上都是拖摆至地,有的达几余米,比如,有的袖阔4尺,裾曳地达到5尺,因此,如同后来的欧洲一样,衣摆的长短决定着妇女的身份地位。罩衫一般都是广袖的,广袖就是人们常看到的宽大的袖子,唐代的广袖基本呈方片形,类似今天的和服袖子。另外还有一种晚唐时期的礼服,都为宫廷命妇所著,称为钗钿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