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疗法
包括控制饮食,适当锻炼,忌烟,保暖;应用降血脂药物、血管扩张剂及中医药;肢体负压治疗等。以上治疗也可用于手术前后。
手术疗法
根据病变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情况,可选用以下手术方法:
1、动脉旁路手术
应用人工血管或自体静脉,在闭塞动脉的近、远端,作桥式端侧吻合,以重建血流。可分为解剖位旁路(位于病变附近)和非解剖位旁路(远离病变部位),前者常用,后者仅在局部感染或难以耐受剖腹、剖胸手术时应用。
2、动脉内膜剥除术
适于病变范围短、中等以上的动脉,并且远端通畅者。
3、网膜移植术。
4、静脉动脉化手术
适于广泛性肢体动脉闭塞,而静脉正常者,多用于下肢,有三种手术类型:①浅静脉型。应用健侧或患侧倒置的大隐静脉,近端与股动脉或腘动脉吻合,远端在踝平面与大隐静脉远侧段吻合,建立大隐静脉向远端灌注血流的通道。②高位深静脉型。应用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先于闭塞动脉近端与股浅静脉之间搭桥。3~5个月后,再手术结扎吻合口近侧之股浅静脉,使其成为单向灌注。③低位深静脉型。先在闭塞近端动脉与胫腓干静脉或胫后静脉之间搭桥,数月后二次手术结扎吻合口近端静脉。
食疗原则
(1)大蒜粥:粳米100克,紫皮大蒜30克。蒜去皮后,置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将粳米入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入蒜,同煮为粥。每日晚间食用。本方具有温阳活血化瘀之效,用于阳虚寒凝、瘀血阻络者,瘀热阻滞者慎用。
(2)楂梨膏:肥山楂、甜梨各10千克。均去核,共捣取汁,入锅煎熬,加炼蜜120克收膏。任意服之。本方用于各证型之闭塞性动脉硬化。
(3)赤小豆粥:赤小豆适量,浸泡半日后,同粳米100克,煮粥。每日1次。
(4)萝卜粥:新鲜萝卜250克,粳米100克。将萝卜切碎,同粳米同煮成粥。每日1次。
中医疗法
(1)脉络寒凝型。主症:患肢发凉,麻木酸胀,间歇性跛行,舌暗淡、苔白润,脉弦紧。治宜温通血脉。
方药:
①温脉通。由桂枝、当归、黄芪、制川乌、干姜等组成,每次8片,每日3次。
②阳和汤加减。熟地、黄芪、鸡血藤各30g,党参、当归、干姜、赤芍、怀牛膝各15g,地龙 12g,麻黄6g,水煎服,日一剂。
外洗药可用脱疽汤:伸筋草、透骨草、川草乌、秦艽、红花、苏木、松节、川椒等水煎外洗。脱疽洗药:桂枝、红花、乳香、没药、干姜、川椒、透骨草、千年健、鸡血藤、樟脑(后下),水煎外洗。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疼功效。
(2)脉络瘀阻型。主症:患肢胀疼,无怕冷及肢端发凉,间歇性跛行,舌暗淡,苔白,脉弦细。治宜益气活血通脉。
方药:
①通脉宁。由当归、黄芪、赤芍、川芎、红花、苏木等组成,每次8片,每日3次。
②益气通脉汤。生黄芪、丹参、鸡血藤各30g,当归、牛膝、赤芍各15g,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10g,水煎服,日一剂。
③益气活血汤。党参、黄芪、鬼箭羽各 30g,川芎、红花各10g,当归、葛根各15g,水煎服,日一剂。外用脱疽汤或脱疽洗药外洗。
(3)瘀久化热型。主症:患肢疼痛,喜凉恶暖,夜间痛甚,皮肤温度增高,自觉灼热,间歇性跛行加重,舌暗、苔白或薄黄,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活血通络。
方药:
①元参、忍冬藤、当归、赤芍各15g,牛膝、泽兰、石斛各10g,红花、制乳没各6g,地龙10g,蜈蚣3条,水煎服,日一剂。
②银花、元参各30g,当归、赤芍、川牛膝各15g,紫草、甘草各10g ,制乳没各6g,水煎服,日一剂。
(4)毒热型主症。主症:患肢溃疡,热盛肉腐成脓,局部坏死,溃疡溢脓,甚则溃疡深入肌层烂断肌腱,口干欲饮,舌暗红、苔白或少苔,脉细数。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活血止痛。
方药:
① 解毒活血方。忍冬藤、地丁、连翘、赤小豆各30g,花粉、当归、元参各15g,赤芍、牛膝、川楝子各10g,红花、生甘草各6g。水煎服,日一剂。
②四妙勇安汤加减。银花、元参、公英、丹参、鸡血藤各30g,当归、牛膝、连翘各15g,石斛、赤芍各12g。水煎服,日一剂。
③蝉蜕10g,地龙、牛膝、生牡蛎、当归各15g,僵虫10g,银花、元参各30g,山甲、蚤休各10g,公英30g,甘草6g,水煎服。
坏疽溃疡可用下列外洗药:
①黄柏、大黄、蚤休各30g,水煎外洗。
②公英、连翘、银花、黄柏、赤芍各30g,苦参、白芷、丹皮、甘草各12g。水煎外洗,适用于坏疽继发感染、创口脓液较多者。若创面肉芽新鲜,脓水少者,可外用生肌玉红膏或蛋黄油膏纱条。
总之,本症早期采用中医药治疗,通过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有抗凝、溶栓、解聚、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控制病情,防止肢端坏疽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