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氏贾第鞭毛虫病是由于感染虫体对机体产生的机械和化学作用,导致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宿主反应。布呈世界性,在前苏联特别严重,美国也接近于流行,发展中国家感染人数约为2.5亿。中国分布也很广泛,各地感染率0.48%~10%之间,儿童高于成人,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由肉足鞭毛亚门动鞭毛虫纲所属原虫寄生所引起的疾病。中国主要有寄生于马、牛、骆驼血液的伊氏锥虫、寄生于马生殖器官的媾疫锥虫(见锥虫病)、寄生于犬的皮肤和内脏的杜氏利什曼虫、寄生于牛生殖器官的牛胎毛滴虫和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的鞭毛组织滴虫等,对畜牧业生产为害严重。鞭毛虫的共同形态特征是具有 1~8条或更多的鞭毛作为运动器官,以鞭毛游离端的圆圈状振动而运动。虫体由原生质、若干个核以及其他构造物如轴柱、胞口、波动膜等组成。行纵分裂增殖。除媾疫锥虫、牛胎毛滴虫是由病畜与健畜之间交配时感染外,其他各种鞭毛虫都由吸血昆虫或蠕虫作媒介而传播。主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包括早期发现病畜、及时隔离、应用药物防治以及消灭媒介昆虫等。贾第鞭毛虫病,是由蓝氏贾第鞭毛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由消化道传播,主要有腹泻、水样大便、恶臭、粪中粘液较少,腹胀、恶心等症状。
病原学病原形态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时期。1.滋养体似倒置纵切的半个梨形,两侧对称。大小为(9.5~21)um×(5~15)um,前端钝圆,后端尖细,侧面观时背面隆起,腹面偏平,其前半部向内凹陷形成左右两个吸盘。铁苏木素染色后可见有轴柱一对平行地纵贯全虫,中部见到两个半月形的中央小体,由此发出?对鞭毛,分为前侧鞭毛、后侧鞭毛、腹鞭毛和尾鞭毛各一对。圆形的泡状核一对各位于吸盘背侧,核内各有一个大的核仁。虫体以胞饮和体表渗透作用获取营养物质。2.包囊椭圆形,囊壁厚,大小为((8~12)um×(7~10)um,碘液染色后呈黄绿色。铁苏木素染色后可见内有2~4个核,多偏于一端,还可见到轴柱、鞭毛及丝状物。四核包囊为成熟包囊。生活史成熟包囊经口感染人体,经胃肠消化液的作用,在十二指肠脱囊形成为滋养体。滋养体寄生在人体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肠壁上皮,靠吸盘吸附固着,以二分裂法繁殖。如滋养体落入肠腔则随食物达到回肠及大肠内,因肠内环境的改变而形成包囊,随粪便排出体外,人多因吃人被包囊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疾病防治预防贾第虫包囊是导致本病传播的主要环节,人主要因吞食被包囊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包囊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外界存活时间也较长,如在水中可存活1~3个月,在粪便中可存活10天以上,水中常规消毒剂的标准剂量一般对包囊无效。但50℃以上或干燥环境中极易死亡。针对这些特点,本病的预防重点如下。 (1)彻底治疗病人及带虫者,控制传染体源;加强水源管理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2)部队应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