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囊肿一般为单发,偶见多发,形状为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推动时感到与表面相连但与基底无粘连,无波动感。皮肤颜色可能正常,也可为淡蓝色。
治疗方案
通常先行手术切除,应完整切除。如并发感染,应先控制感染,待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
中医对本病早有记载,明代《外科正宗·瘿瘤论》曰:“又一种粉瘤,红粉色,多生于耳项前后,亦有生于下体者,全是痰气凝结而成;宜披针破去脂粉,以三品一条枪插入,数次以净内膜自愈。”清代《外科证治全书·瘿瘤》曰:“乃腠理津沫,偶有所滞,聚而不散则渐成此瘤也。治宜针破挤出脂粉,用生南星、大黄等分为末,以白玉簪花根捣汁调敷之。”不仅描述了此病症状、常发部位及病因,并指出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1.手术切除
一经确诊后,均应手术将囊肿完整摘除。手术是皮脂腺囊肿惟一的治疗方法。手术中可在与囊肿相连的皮肤,尤其是见到导管开口时,沿着皮纹方向设计梭形的皮肤切口,连同囊肿一起摘除。分离时应特别小心,囊壁很薄,应当尽量完整地摘除。如果残留囊壁,则易复发。如术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则应首先控制炎症,再安排手术。
2.并发感染者
应予口服抗菌药(如增效联磺片、麦迪霉素等)及热敷等抗炎治疗,炎症消退后手术切除。瘢痕大者可整容治疗。
3.中医治疗
内治
痰核留结证:肿块多发于头面、项背及臀部等处,小如豆,大如鸡蛋,表面光滑,边缘明显,圆形质软,推之可移,不痛不痒。化痰散结、舒筋和络。苍附导痰丸加减,或十全流气饮合消瘰丸加减。
外治
用手术将囊肿摘除,合并感染形成脓肿时应切开引流,再用棉球蘸少量升丹或七三丹或稀释后的白降丹塞入腔内,化去包囊,待囊壁蚀尽后,再用生肌药收口,愈后不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