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属广义上的卵巢肿瘤的一种,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最多见。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即:一侧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性、良性或恶性,其中以囊性多见,有一定的恶性比例。
病因
1.遗传因素
据统计,20%~25%的卵巢肿瘤患者有家族史。
2.内分泌因素
卵巢是排卵、分泌性腺激素的重要器官,卵巢肿瘤多发生于生育年龄。临床上很多卵巢囊肿患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卵巢产生过多雄激素,而雄激素的过量产生是由于体内多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协同作用的结果。
3.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不好、心理压力过大,可以出现生理性卵巢囊肿和卵巢真性肿物。
4.环境因素
食物的污染,如蔬菜等使用的植物生长激素,如家畜家禽等配方饲养中瘦肉精类的激素成分。近年来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变化,及一部分中青年女性滥用诸如丰乳、减肥、及减缓衰老等的激素类药物及滋补品,使卵巢肿瘤呈高发性、年轻化趋势也有可能有关。
临床表现
中等大以下的腹内包块,如无并发症或恶变,其最大特点为可动性,往往能自盆腔推移至腹腔。恶性或炎症情况,肿物活动受限。包块一般无触痛,但如有感染等并发症,则不仅包块本身有压痛,甚至出现腹膜刺激症状、腹水等。
治疗
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患者年龄,是否恶性,囊肿的部位,体积,大小,生长速度,是否保留生育功能以及患者的主观愿望等因素而定。
1.良性卵巢囊肿的手术治疗
(1)卵巢囊肿切除术,年轻患者尤其是绝经前患者多采用此种术式,而尽可能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
(2)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年龄较大(45岁以上)或绝经后患者,可行行一侧或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较大卵巢囊肿的手术处理,应不计切口大小,以完整切除为宜,以免破患者脉搏内容物溢入腹腔或切口,术中要注意腹压快速变化引起患者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动,必要时加速输液或输血,输氧,更要预防早期发现急性胃扩张,麻痹性肠梗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
2.恶性卵巢囊肿的手术治疗
(1)多数患者就诊时多已达晚期,因此要尽一切可能切除原发囊肿及所能见到的盆、腹腔转移灶。由于卵巢恶性囊肿常与子宫,附件粘连或浸润,浑然一体,且紧贴盆腹膜,故现多采取卷地毯式将子宫与肿瘤连同盆腹膜整块切除,又如大网膜切除,部分肠切除,部分膀胱,输尿管切除。
(2)可考虑在腹腔内留置导管,以便术后腹腔内注射化疗药物等使用。
卵巢囊肿会自己消失吗?
有些妇女在做超声检查时发现有卵巢囊肿,非常紧张,过了一段时间再去做超声检查时,却发现卵巢囊肿不见了,感到非常困惑,有的还认为超声做得不准确。其实有些卵巢囊肿不用治疗,过一段时间可自己消失。
卵巢囊肿是卵巢瘤样病变与卵巢囊性肿瘤的总称。卵巢瘤样病变,又称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多发生在育龄妇女,并非为卵巢肿瘤,而是一特殊的囊性结构,可来自卵巢的卵泡或黄体,包括滤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等。其中滤泡囊肿较常见,是由于成熟卵泡不排卵或闭锁的卵泡持续存在,使卵泡液潴留而形成;黄体囊肿也较常见,在月经周期及妊娠期均可见到,是由于排卵后黄体持续存在并有出血,血浆渗出,黄体增大而成为黄体囊肿;黄素囊肿多见于葡萄胎等滋养细胞疾病,是由于大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使卵泡膜细胞黄体化而形成。这些囊肿较小,直径一般为1—3厘米,偶尔可达5—6厘米。这些囊肿绝大多数可于两个月内自行消失,不需特殊处理。
这些囊肿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症状,只是在妇科检查时被发现。所以对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卵巢囊肿,患者不必过分忧虑或恐惧,不必服药,也不必急于手术治疗,但应随访观察1—2个月,定期超声检查,如消失或变小,则为非赘生性囊肿;如果持续存在并增大,则应考虑有卵巢囊性肿瘤的可能性,应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