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胆经的准确位置图 详解敲胆经瘦大腿的方法

2015/9/14 14:17:59作者:N-honghu…来源:伊秀健康网
胆经,循行部位起于目外眦,上至头角,下行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回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

胆经,循行部位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头角(颌厌穴),下行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回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本经脉一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至目外眦后方。另一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的经过下颌角部下行至颈部,与前脉会合于缺盆后,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环跳穴处。直行向下的经脉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肋,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穴)。

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起于眼外角(瞳子髎穴),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穴),外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复返向耳后(风池穴),再沿颈部侧面行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向下进入缺盆部。 
耳部分支: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手少阳的翳风穴进入耳中,过手太阳经的听宫穴,出走耳前,至眼外角的后方。 眼外角分支:从眼外角分出,下行至下领部足阳明经的大迎穴附近,会合于手少阳经到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由前脉会合于缺盆后,然后向下入胸中,穿过横膈,联络肝脏,属于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经过外阴部毛际,横行入髋关节部(环跳);

缺盆部直行分支:从缺盆分出,向下至腋窝,沿胸侧部,经过季胁,下行至髋关节部(环跳穴)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关节外侧,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段,再下到外踝的前面,沿足背部,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穴); 

足背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沿第一、第二趾骨间,出趾端,穿过趾甲,回过来到趾甲后的毫毛部(大敦,属肝经),与足厥阴肝经相接。左右各44穴。 
为什么敲胆经可以瘦腿?
在中医的理论中,脏腑和经络表里对应,当某个内脏器官活力较差时,其相应经络的活力也相对差。例如胃有寒象时,用手摸胃的部位,可以感觉到温度较周围低,这时这部份皮下的生理活动一定比周围差,当然就会堆垃圾了。
又例如体内有湿气,在舌头的边缘就会有一圈齿痕,相应的脾脏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欠佳。
人体内的寒气尤以胆囊内的寒气为重,而大腿外侧的经络,就是胆经所经过的路线。寒气常常堆积在这里,敲胆经,是要把寒气敲散,把血气敲足,那么自然而然,你的腿就变瘦了。
如何正确的找到胆经?

胆经在下肢的巡行路线是沿股、下肢外侧中线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间。有个很容易找到的标志,就是沿着裤子中间的那条线至膝盖侧面处,主要是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四个穴位。

敲胆经瘦腿正确方法:
1.敲胆经要敲两条腿,不然的话一条一腿粗,另一条腿细就不好了。
2.中医有句话叫做“离经不离穴”,所以敲胆经只是敲得大腿外侧的胆经有点发热、发麻,就可以达到刺激胆汁分泌的效果,并不要求很正确的穴位,当然如果能够敲到位最好。
3.办公族可以利用工作间隙,坐位时敲打,也可以坐在床上伸直双腿,用拳头去捶大腿两侧。
4.可以一天敲一次,也可以两次,反正有空就敲一下。
5.不需要敲到小腿上,小腿上胆经与胃经的位置不好区分,而且操作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注意:晚上11点以后不能敲
肝胆是表里脏腑,晚上11点后敲胆经容易造成肝脏上火的现象,同样脸上有痘痘和肝火旺的人亦不适用于此方法。

热点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

娱乐八卦

美容护肤

情感口述

美体健身

服饰搭配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