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全方位解析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食用时的注意事项必须知晓

2015/9/7 0:16:07作者:B-laibiy…来源:伊秀健康网
所谓柴胡,是伞形科的一种宿根草本植物,是一种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等。关于柴胡,你知道多少?

一、柴胡的介绍

所谓柴胡,是伞形科的一种宿根草本植物,又叫地薰、茈胡、山菜、茹草、柴草,是一种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等。
柴胡植株主根较粗大,坚硬。通常从基部分出数茎,茎单一或数茎丛生,茎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回分枝,微作“之”字形曲折。叶互生;基生叶和下部的茎生叶有长柄,叶片较大;茎上部的叶小,披针形或线形。花序为伞形花序,或开展疏散形成圆锥花序,花瓣淡黄色,双悬果长圆状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7–8月。
二、柴胡的研究与常用药方
1、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嗽: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2、治伤寒初觉发热,头疼脚痛:柴胡(去苗)半两,黄芩(去黑心)、荆芥穗各一分。上三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汁一合,白蜜半匙,更煎三五沸,热服。
3、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痎疟初起:柴胡一二三钱,防风一钱,陈皮一钱半,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五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
4、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节)、柴胡(去苗)各半两。上捣罗为散。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汗出为效。量儿大小加减。

5、治伤寒日数过多,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定,烦躁不得睡,大小便不通:柴胡(去苗)一两,大黄一两,朴硝一两,甘草半两,枳壳一两(去穰)。上五味为末。每服三大钱,水三盏,煎至六分。温服,一日只二服,不可多服。候大小便通,即自然汗出。

三、 柴胡的鉴别与应用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茈胡。至《图经本草》始易其名为柴胡。指出:"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艮州为胜,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坚硬,微有细线,叶似竹叶而紧小,亦有似邪蒿者,亦有似麦门冬叶而短者,七月开黄花"。又载:"生丹州者结青子,与他处不类,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可见宋代本草记载所指柴胡已有多种,其中艮州即今陕西米脂县,据考证与近年新订名的银州柴胡形态相同。丹州即今陕西宜川县,据地理分布和药材赤色、芦头有赤毛等特点,与今日市场广泛应用的红柴胡完全相同。《证类本草》绘有柴胡图五幅:即丹州、淄州(今山东)、襄州(今湖北)、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一带)和寿州(今安徽)柴胡。从图观之,前四幅均可看出为柴胡属植物。唯寿州柴胡叶对生,花冠连合成管状,根部肥嫩,似指石竹科植物。《本草纲目》载:"艮州即今延安府神木县五原城是其废迹,所产柴胡长尺余而微白且软,不易得也"。经调查采得标本药材,与银州柴胡相符。从以上本草所载,可以看出自古柴胡入药的种类较多,来源也比较复杂,除多数来源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以外,还有少数其他科植物。

北柴胡(柴胡) 根头膨大成块状,顶端残留5~10个茎基,下部具根数条。根圆柱形,平直或弯曲,长6~15cm,直径0.3~1.2cm;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具纵纹,支根痕和皮孔。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色。气微香,味微苦辛。
红柴胡(狭叶柴胡) 根长圆锥形,稀分枝,长5~14cm,直径0.3~0.6c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近根头处有多数紧密的环纹,皮孔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淡棕色,不显纤维性,中间有油点。气微香,有油腻味。
竹叶柴胡(膜缘柴胡) 根多呈纺缍形,长6~12cm,直径3~5mm;表面淡红棕色。质坚,木化。本种有以全草入药,长60~80cm;根茎基部有明显的节,鲜绿色或黄褐色(放久后),气清香,味淡。
以身干、根粗长、无茎苗、须根少者为佳。

四、 食用柴胡的注意事项
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解热生用量宜大,升阳生用量宜小;疏肝解郁宜醋炒,阴虚骨蒸宜鳖血炒。
药用宜忌
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女菀、藜芦。
《医学入门》:元气下绝,阴火多汗者,误服必死。
《本草经疏》:病人虚而气升者忌之,呕吐及阴虚火炽炎上者,法所同忌。疟非少阳经者勿食。[4]
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brachiatum Turcz. )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柴胡与皂荚、女莞、藜芦相克。

热点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都在看

娱乐八卦

美容护肤

情感口述

美体健身

服饰搭配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