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葵(学名:Pelargonium hortorum ),别名洋绣球、石腊红、入腊红、日烂红、洋葵,属牻牛儿苗科,包括约230种多年生肉质、亚灌木或灌木植物。天竺葵原产非洲南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
天竺葵幼株为肉质草本,老株半木质化;在西方是很好的装饰窗台的花卉,在欧洲大陆,如德奥等国,尤为常见。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
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肉质,多分枝或不分枝, 具明显的节,密被短柔毛,具浓裂鱼腥味叶互生;托叶宽三角形或卵形,长7-15毫 米,被柔毛和腺毛;叶柄长3-10厘米,被细柔毛和腺毛;叶片圆形或肾形,茎部心形, 直径3-7厘米,边缘波状浅裂,具圆形齿,两面被透明短柔毛,表面叶缘以内有暗红色 马蹄形环纹。
伞形花序腋生,具多花,总花梗长于叶,被短柔毛;总苞片数枚,宽卵形; 花梗3-4厘米,被柔毛和腺毛。芽期下垂,花期直立;萼片狭披针形,长8-10毫米, 外面密腺毛和长柔毛,花瓣红色、橙红、粉红或白色,宽倒卵形,长12-15毫米,宽6- 8毫米,先端圆形,基部具短爪,下面3枚通常较大;子房密被短柔毛。
蒴果长约3厘米, 被柔毛。花期5-7月,果期6-9月。
生长习性
天竺葵性喜冬暖夏凉,冬季室内每天保持10-15℃,
夜间温度8℃以上,即能正常开花。但最适温度为15-20℃。天竺葵喜燥恶湿,冬季浇水不宜过多,要见干见湿。土湿则茎质柔嫩,不利花枝的萌生和开放;长期过湿会引起植株徒长,花枝着生部位上移,叶子渐黄而脱落。
天竺葵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因此冬季必须把它放在向阳处。光照不足,茎叶徒长,花梗细软,花序发育不良;弱光下的花蕾往往花开不畅,提前枯萎。天竺葵不喜大肥,肥料过多会使天竺葵生长过旺不利开花。
地理分布
中国各地普遍栽培。原产非洲南部。
在1600年之前被一艘停靠过好望角的船只带回荷兰莱顿的植物园。1631年,英国园艺家John Tradescant从巴黎的Rene Morin购买种子并引进这种植物到英格兰。
幼苗期管理
第一阶段发芽期
种子萌发:在适合的条件下,播种当天种子就开始萌动,直到子叶展开,胚根约1-3天伸出。用粗蛭石覆盖,以保持湿度。不需光萌发,提供100-1000lux光照会提高发芽率并减少徒长的机会。播种的1-3天,直到幼根出现,介质保持饱和;第4-8天,降至潮湿;第9天以后保持介质干湿交替。空气湿度一直到幼根出现前保持100%,然后降至40%。
第二阶段幼苗生长期
在子叶展开后,为保证植物在营养生长期间环境条件合适,养分供应充足,以确保植株可以顺利进入诱导开花阶段。春季栽植,南方地栽,北方宜盆栽室内越冬。一般采用盆栽。地栽时应选不易积水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盆栽选用腐叶土、园土和沙混合的培养土。栽前先在盆底放入瓦片,以利排水。一般先栽在小盆中,不施入基肥,养护一段时间后再移入较大的盆中,这时可在盆中施入腐熟的适量厩肥作基肥,上面装入培养土,根系不要与基肥直接接触。
成熟期管理
在天竺葵苗高12-15厘米时进行摘心,促使产生侧枝。盛夏高温时,严格控制浇水,否则半休眠状态的天竺葵如盆土过湿,叶片常发黄脱落。茎叶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但氮肥不宜施用太多。茎叶过于繁殖,需停止施肥,并适当摘去部分叶片,有利于开花。花芽形成期,每2周加施1次磷肥。为了控制挖株高度,达到花大色艳的目的,除选择矮生天竺葵品种以外,生长调节物质的应用十分重要。当天竺葵定植于12厘米或15厘米盆后2周,可用0.15%矮壮素或比久喷洒叶面,每周1次,喷洒2次,每天光照14-18小时,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天竺葵的高度,提供优质的商品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