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体质跟成人不一样,孩子的生理特点是“三不足两有余”。父母常以为孩子容易上火、湿热,这正是孩子的生理特点所致。孩子的体质怎么形成,家长应如何针对孩子的体质,来进行调理?
小儿的生理特点“三不足两有余”,即小儿的五脏三不足两有余。所谓“三不足”就是中医说的脾肺肾不足,“脾不足”临床多见面色萎黄、四肢痿软乏力等;“肺不足”表现在发病之时少气、短气,动则气促、乏力、自汗诸症,尤其是小儿哮喘,咳嗽及肺炎喘嗽等;“肾不足”在病理方面则多以肾精不足疾患为多一方面表现在先天之精不足所致的各种疾患如五迟五软、解颅等,另一方面由于脾胃精微不足,影响到先天之精而产生的各种疾患如佝偻病等。
“两有余”指的是心肝有余。“心有余”中心经病变除了心火偏旺,睡觉比较烦躁,口舌长疮,或者舌质有点红等心火有余的实证之外,尚有心气不足,心神怯弱,易受惊吓的一面;“肝有余”中肝经的病变的是指孩子脾气比较大,容易烦躁,常见有手足搐搦,慢惊风证候。
小儿五脏的三不足和两有余中的不足和有余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孩子的“不足”是由于功能的发育还没有达到完善的阶段,所以脏器会不足,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体内功能不断的善,脏器功能充实了,就可以补充完整,到达成人的水平。因此小孩子的不足,我们是要去“托”这种不足,而不是大补。
“补”跟“托”治疗的原则不一样,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谓“有余”,并不是过多过旺。“有余”是相对于“不足”引起来的,意思是“相对的多”,但是不能削减“相对的多”,而是通过补充不足,把“有余”降下去。针对小孩子的生理特点看我们一直强调不能过补,也不能过分去削弱它,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去补它,也不要去攻击它,顺应他的生理特点。
上火是一个中医的概念。真正的上火表现是眼睛干红、鼻腔胀满、咽部很痛、口腔有溃疡、口气很大、睡眠不好,包括小便很黄很刺很短,大便干,甚至有热和毒的表现,这才是真正的上火。在生活中真正的上火的表现很少集中在一个小孩的身上的,一般人判断的“上火”其实是孩子心有余和肝有余的一种表现。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随便定义孩子上火、湿热或者肠胃功能不好,孩子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不一样,要根据孩子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来用药。
小儿“上火”是因为“两有余”的相对旺盛引起的,如果把这种“火”按照大人降火用的很清热的药,例如牛黄解毒丸、清热消炎宁等,这些清热力度很强的药去攻小儿的“火”,他很快就脸色萎黄,整个人蔫了,胃口也不好,大便也不好,最终表现为虚,虚是因为小孩子正常的两种脏气被过度打击,连正常的抵抗力都没有,所以就表现为虚。而成人则不一样,成人上火吃清热的药剂,火气降下之后就感觉很舒服,很清爽。小儿的“火”跟成人的上火是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