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防震减灾儿童画欣赏 专家支招少年儿童防震抗灾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工程师、幼儿地震灾害自救常识科普教育项目组专家龙海云来到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名为《听地球妈妈讲地震的故事》的少年儿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高级工程师、幼儿地震灾害自救常识科普教育项目组专家龙海云来到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名为《听地球妈妈讲地震的故事》的少年儿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
地震发生后如何逃生自救?针对目前我国少年儿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实施的现状,龙海云给出如下几条建议:
一、应急包里应该有什么?龙海云指出,目前我国少数家庭已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准备灾害应急包的习惯,但是应急包里的物资应该安排得更加科学实用合理。
家庭及学校应分别为少年儿童准备一个应急包,应急包摆放位置固定,装备以下物品:压缩干粮和水,并定期进行更换以防食物过期;创可贴及急救药品;具有无线电和报警功能的手电筒;声音穿透力更强的高频口哨;可以盛装尿液的封闭塑料袋;用消防防火材料制作的防灾帽子,可保护头部和保暖;平时喜欢的玩具和书本等陪伴物。
二、地震发生后如何逃生?龙海云告诉孩子们,地震发生时大地会晃动,此时应该戴上防灾帽子背上应急包,在老师的指挥下,就近寻找承重墙或课桌旁等安全的三角空间,远离玻璃窗前等危险区域,待摇晃结束后迅速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
躲避时,要立即蹲下身子,双手护住头部;逃生时,要做到“不要推不要喊”,因为互相推挤可能会造成摔倒,大声呼喊就听不到老师的话和危险的声音;逃生后,千万不要返回取任何东西。
三、如果被埋入废墟怎样自救?假如地震发生后不幸被废墟掩埋,最重要的是保存体能,合理分配水和食物,并利用手电筒、报警器、口哨及身边可发出声响的物体进行呼救。
少年儿童应记住SOS求救信号,为“三短、三长、三短”,可利用声响传递信号,也可用手电筒开关控制光亮传递信号;此外,家长应为孩子准备一张随身应急卡,上面写有孩子姓名、年龄、父母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以便地震发生后准确核实身份。
龙海云认为,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对青少年开展防震减灾教育,但相对于日本和欧美国家,我国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依然在重视程度、课程设置、专家力量、教师培训等方面面临缺失。“如果能够借鉴国外经验,把防灾减灾的知识融合到学校的地理课上,把地理老师培训成防震减灾专业人员,我认为这样更实际。”龙海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