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病是幼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蛲虫体形细小,呈白色,犹如线头,故俗称“线虫”。如蛲虫卵随食物被幼儿吞入,就会在幼儿体内孵化,并在幼儿肠道内发育为成虫。当夜间幼儿睡眠时,蛲虫会爬到幼儿肛门附近排卵。
由于蛲虫爬进爬出,会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使孩子感到奇痒难忍。一旦孩子用手指抓挠,手上沾染了虫卵,又会随着孩子吸吮手指或用手拿东西吃,再次把虫卵带入体内,或随着孩子的行动把虫卵传播到其它地方。孩子感染上蛲虫,以肛门、会阴部瘙痒为主症,且常伴有睡眠不宁或醒后惊扰等情况,孩子肛门瘙痒难忍,晚上尤甚。而孩子抓挠抓破肛门周围皮肤,又很可能引起湿疹等其它问题。
女孩子还会出现阴部痒、尿频、遗尿等情况;长期患病的患儿,甚至有食欲减退、消瘦等情况。当发现孩子肛门痒后,家长应注意夜间孩子肛门处是否有蛲虫爬出、衣裤中是否找到成虫,以及大便是否发现蛲虫;也可经医院化验检查,以确定孩子是否感染蛲虫。治疗蛲虫病,可以用药物驱虫。
在预防上,首先要做好对儿童的卫生教育工作,教育他们爱清洁、讲卫生,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勤修指甲,纠正吮手指的坏习惯;不饮生水,不吃腐烂不洁的瓜果;提倡熟食,不吃未熟的蔬菜、肉、鱼肉。由于蛲虫容易重复感染,故家长应注意让患儿勤换衣裤;衣裤、被单要用开水烫洗、煮沸;被褥要经常晾晒,以杀灭虫卵;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保持用具、食具、玩具的清洁。
临床症状:
一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瘙痒:是由蛲虫产生的毒性物质和机械刺激所产生,夜间尤甚,影响睡眠,小儿哭闹不安。由于奇痒抓破后造成肛门周围皮肤脱落、充血、皮疹、湿疹。甚而诱发化脓性感染。
二消化道症状:蛲虫钻入肠粘膜,以及在胃肠道内机械或化学性刺激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三精神症状:由于寄生虫在体内排出的代谢产物,导致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小儿夜惊咬指等。小儿的异嗜症状,蛲虫病患者最为常见,如嗜食土块、煤渣、食盐等。
四其他症状:由于蛲虫的异位寄生所引起,如:阴道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止发生腹膜炎。
蛲虫在宿主肠道内不同发育阶段的蛲虫,对肠壁神经末梢均有一定程度的机械与化学性刺激。并可反射性地引起神经和胃肠功能失调。成虫的头部钻入肠黏膜内吸取宿主的营养,也可吞食肠内容物与微量血液。
蛲虫的寿命较短,一般在肠道内只能生存1~2月,若能杜绝重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不经特殊治疗即可自愈。但是蛲虫的抵抗力强,很快发育至感染期,不需中间宿主,不离开人体就可再感染。因此预防的措施,原则要法语是:治疗与预防同时进行,个人防治与集体防治同时进行。要大小宣传蛲虫病的危害,感染的方式,预防和治疗的意义等。使家长、老师、保育员有充分认识,教育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洗手,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等。勤换洗内裤、被褥。集体儿童单位要严重分铺,床位间有一定的距离。衣服、玩具、食器定期消毒。可用0.5%磺溶液处理5分钟,或0.05%碘溶液处理1小时,虫卵可全部杀死。这种低浓度的碘对人体皮肤没有刺激性,是有效而又简便的消毒剂。对蛲虫病的预防强调应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这样才可有效地防止再感染,达到消灭蛲虫病的目的。